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ID:29680220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2、了解寓言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理解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2、体会对比,衬托手法,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概括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播放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后引入课题: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

2、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千百年来让炎黄子孙为之“感叹”的愚公,见识他的移山壮举。列子,字寇、御寇,郑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列子》。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2、注音:太行(    )               万仞(      ) 冀(    )州               惩(      )戒  塞  (    )               迂  (      ) 

3、 荷  (    )               箕畚(      ) 孀妻(    )               智叟(      )  始龀(    )               穷匮(      )亡(     )以应            厝  (      )  陇(     )                朔  (      )    三、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工具书)。    2、积累、检查   (1)通假字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通“返”,往返)焉②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③河曲智叟亡(通“无”,没有)以应④一厝

4、(通“措”,放置)雍南   (2)一词多义    ①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②主谓间: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③代词:告之于帝(这件事)      跳往助之(愚公)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熟记文言注释,再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齐读课文、概括文言故事)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

5、,我们了解了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的“灵魂”。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山是怎么样的?(方七百里,高万仞)2、愚公是怎么样的?(年且九十、残年余力)3、“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移山的过程,有八个字,最能体现出这中间的艰辛——(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经常和另外两个故事一起出现。一个是“夸父逐日”,这个我们非常熟悉,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道渴而死;还有一个就是“精卫填海”,精卫她本来的名字叫女娃,炎帝的女儿,后来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衔一些微小的土、

6、石、木头,要把大海给填平。5、这个寓言故事一共写了多少人?他们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分别是什么?6、愚公妻子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不一样。愚公妻子的话,表明她对愚公移山有疑问,合乎情理,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表明智叟认为愚公妄想移山真是愚蠢透顶;智叟所说的话,都表明了对愚公的轻视,带有嘲讽的语气。7、哪些地方表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嘲讽态度?①“笑”的神态,这明显是嘲笑的态度; ②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表明智叟认为愚公妄想移山真是愚蠢透顶;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7、?”夸张的手法,反问的句式,具有嘲讽的口吻。8、可否将“遗男”“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删除?为什么?不能。连孩子都快快乐乐地参加劳动,表明愚公移山的壮举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并将 “遗男”与“智叟”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事业的冷漠态度。9、有人说“愚公不愚”,也有人说“愚公太愚”,你是怎样认为的呢?我认为“愚公不愚”: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说明“面山而居”的人都深受交通阻塞之苦。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了热烈的赞同。移山之后,“直通豫南,达于汉阴”,表明了愚公对移

8、山造福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