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79513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九年级语文上册 5 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 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学习这篇演讲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教学重难点1.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演讲,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二、基础检测(一)字词1.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2
2、.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3.征引:引用。4.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5.亵渎:轻慢,不敬。6.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7.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二)常识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三、复述文意(直忆式讲述;创意式讲述)四、课文讲解(一)文题解读题目点明了
3、此次演讲的论题。“敬业和乐业”的意义,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二)探究分享1.品语言、悟情感(1)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日日如此。作者引用百丈禅师的格言和故事,证明了“有业之必要”。先引用禅师的格言,然后用他的实际行动进行印证,“每日”说明了百丈禅师坚持劳作、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有力地证明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的观点。(2)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儒门”与上
4、文的“孔子”相照应,“佛门”与上文的“百丈禅师”相呼应。“人人都要有……要不断的劳作”是承上得出的结论,同时引出下文“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观点。(3)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先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的格言阐释“敬”的含义,即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然后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解说,既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又使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4)今天所讲……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此句是全文的总结。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和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即“人类合理的生活”首先
5、应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全句含义深刻,回应首段中的中心论点,使结构严谨。最好提出希望,极富感召力。2.问题探究(1)作者提出“业”的含义是不是局限于人们常说的“职业”?明确: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人们所理解的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业”并不局限于正式谋生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2)作者在文
6、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明确:作者的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正如“不是为了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3)作者在文中提到“合理的生活”应如何理解?明确:综合全文的意思,作者的所谓“合理的生活”是:首先要有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乐以忘忧”。(三)品主旨,理事件1.品主旨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
7、入地论述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2.理事件(1)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论证分析(1)“有业”的必要:儒、佛两例,对比论证。(2)“敬业”的重要:举出事例,引用名言。(3)“乐业”的重要:正反对比,道理论证。(4)解决问题(总结勉励):盼望诸君,敬业乐业。(5)结论: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理想的生活。(四)品写法,写生活1.品读(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回味文中情感内涵)(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开头提出论题,中间论证分析(有业、敬业、乐业),末尾总结
8、全篇。条理很清晰。分述时,用了序次语“第一”“第二”,清楚地显示出演讲的层次。文章还列举了多种论据:生活实例、古代实例、外国实例、亲身经历的经验、名言警句……使演讲具体、生动,有说服力。(2)语言通俗、浅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