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及mri》word版

《头颅ct及mri》word版

ID:29655474

大小:17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1

《头颅ct及mri》word版_第1页
《头颅ct及mri》word版_第2页
《头颅ct及mri》word版_第3页
《头颅ct及mri》word版_第4页
《头颅ct及mri》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颅ct及mri》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神经外科学CT基础一、基本原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GHY)简称CT当高度准直的X线束对人体某一部位作断层扫描(通常是横断面)时,部分光子被组织吸收,X线强度因而减弱,未被吸收的光子穿通人体后,被检测器接收,然后经放大并转化为电子流,作为模拟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重建成图像。CT的特点是能够分辨人体组织密度的轻微差别,所采用的标准是根据各种组织对X线的线性吸收值(μ值)决定的。为了计算和论述方便,μ值被划分为2000个单位,称为CT值。水的CT值是0;最上界值是密质骨+1000(密度最高、白色);最下界值是空气-1000(密度最低、黑色)。●增强扫描经静脉给以水

2、溶性造影剂使病变部位组织强化。其原理与局部血流量增加或血液内含碘增高、血脑屏障被破坏、造影剂外漏等因素有关。二、典型横断面的正常CT表现1.颅底层面前方见双眼对称位于锥形眼眶内,边缘呈环状,称眼环。球前晶状体呈凸透镜样致密影。球后有束状软组织条索通向眶尖,为视神经。眶内侧壁是菲薄的筛板,呈断续的细骨线样。两眶之间是筛窦,后连蝶窦,均为CT值很低的气体影。蝶窦后方是中间相连的呈八字的骨影,为左右颞骨岩部。岩部前方是颅中窝,内含颞叶,颞叶密度不均,是由于颅底骨的伪影干扰。岩骨后方是颅后窝,内见中央的第四脑室、其前方的桥脑和其后方的小脑。 颅底层面:EB:眼球;ES:筛窦;TL:颞叶;TB:颞骨;4

3、V:第四脑室;C:小脑;SPHS:蝶窦 2、蝶鞍层面前方扫描到眼眶上部,额骨常可看到额窦,其前方显示额叶的下面。颅中窝前面是蝶骨小翼后缘,由此伸出尖突的前床突,前床突间是鞍结节,鞍结节前邻视交叉沟,后方和鞍背之间是低密度的垂体窝,内有垂体。颅中窝可见到颞叶和岩骨。在颅后窝,4室显得大些,境界清楚,呈凹面向后的马蹄形。后面接圆形稍高密度影的小脑蚓结节。蚓结节两旁是高密度的小脑扁桃。增强扫描可见到桥前池中心的基底动脉呈致密圆点。蝶鞍层面增强扫描:CG:鸡冠;GC:脑垂体;PC:桥前池;BA:基底动脉;4V:四脑室;C:小脑;OF:眶内脂肪3、鞍上池层面鞍上池呈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其前脚连于纵裂池,

4、内走大脑前动脉;俩外侧角连于侧裂池,内走动脉中动脉;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内走大脑后动脉;第六个角位于后缘中央,是脚间池。鞍上池位于中线,两侧部相互对称,池内有时可见到“V”字形的视交叉,视交叉前方的两圆点为视神经,视交叉后面有一圆点,为漏斗。鞍上池层面平扫:FL:额叶;ON:视交叉;M:中脑;C:小脑;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PCMA:后交通动脉;PCA:大脑后动脉;ICQB:四叠体下丘;OB:枕骨4、侧脑室体部层面中线部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脑质由额叶、顶叶和枕叶构成。脑皮质边缘见脑沟。侧脑室体部呈凹缘向外的镰刀状,中间隔以透明隔。两侧前角的上部分离,胼胝体位于期间。两侧后

5、脚更为分离,为胼胝体后部引起。侧脑室两旁呈“><”的低密度是内囊,内囊前部的内侧夹以尾状核头,后部的内侧夹以丘脑。脑室内可见脉络从,在增强扫描时可见其强化明显。侧脑室体部层面平扫:FC:大脑镰;FHLV:侧脑室前角:PT:豆状核;IC:内囊;TH:丘脑;PI:松果体(已钙化);SS:直窦;CN:尾状核;LC:外囊;IL:岛叶;GV:大脑大静脉三、常见病变的CT影像●CT诊断肿瘤的主要任务:1.确定肿瘤有无;2.肿瘤的位置;3.肿瘤的特征。●颅内肿瘤诊断的主要依据:1、典型的部位2、症状出现的年龄3、增强前后密度的变化4、肿瘤的结构:囊性、实性、瘤内有无出血、钙化及脂肪成分5、肿瘤本身的形态轮廓

6、、有无瘤周水肿等6、主要的临床症状体征●常见肿瘤的CT表现1、镰旁脑膜瘤(钙化) CT增强扫描示,大脑镰线样强化,右侧顶部有一略呈长圆形的增强影,边缘呈轻分叶,瘤内有多数小点状高密度致密影,为砂粒体钙化。瘤周轻度水肿。2、听神经瘤                                                      CT平扫除第四脑室未显影外,未见异常。静脉注射20ml造影剂后,CT扫描显示右桥小脑角处,见一高密度影位于右岩骨尖不均匀强化,周围伴低密度水肿影。3、小脑幕下硬膜外血肿 左枕部、骨板下可见一20×80mm梭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密度不均,累及窦汇及右枕部,脑干及

7、四室受压变形。4、脑室内出血CT平扫见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内,两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均呈高密度影,形成脑室铸形。 核磁共振基础我国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10多年来,磁共振扫描仪在我国大、中城市医院迅速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医学临床事业的发展。一、成像原理磁共振的成像包含着极深的核物理学知识,我们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之。1.目前设计的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大多是采用氢质子成像的,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