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2)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通过经历二倍角的变形公式推导出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能利用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出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体会化归、换元、方程、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形,体会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高考链
2、接(高考考点)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是一种换元的体现,高考中体现这种思想教学重点1.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训练.2.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多媒体,讲练结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复习引入:复习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先让学生默写三个倍角公式,特别注意。半角公式学生口答公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二、新课讲解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对于三角变换,由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式不仅会有
3、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而且还会有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这是三角式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例2、求证:(1)、;(2)、.证明:(1)因为和是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等式右边着手.;.两式相加得;即;(2)由(1)得①;设,(1)如果从右边出发,仅利用和(差)的正弦公式作展开合并,就会得出左式.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本例的训练功能,把两个三角式结构形式上的不同点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公式包含sinαcosβ呢?想到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从方程角度看这个等式,sinαcos
4、β,cosαsinβ分别看成两个未知数.二元方程要求得确定解,必须有2个方程,这就促使学生考虑还有没有其他包含sinαcosβ的公式,列出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后,解相应的以sinαcosβ,cosαsinβ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容易得到所需要的结果.引导学生大体的证明方法,学生自己从右往左展开证明学生自主完成142页练习2把α+β看作θ,α-β看作φ,从而把包含α,β的三角函数式变换成θ,φ的三角函那么.把的值代入①式中得.思考:在例2证明中用到哪些数学思想?例2证明中用到换元思想,(1)式是积化和差的形式,(2)式是和差化积的形式,在后面的练习当中还有
5、六个关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讨论结果:①α是的二倍角.②sin2=1-cos.③④⑤略(见活动).目标检测:化简:例1证明=tan(+).课堂小结(2)由(1)得到以和的形式表示的积的形式后,解决它的反问题,即用积的形式表示和的形式,在思路和方法上都与(1)没有什么区别.只需做个变换,令α+β=θ,α-β=φ,则α=,β=,代入(1)式即得(2)式.教师给学生适时引导,指出这两个方程所用到的数学思想,可以总结出在本例的证明过程中用到了换元的思想,如把α+β看作θ,α-β看作φ,从而把包含α,β的三角函数式变换成θ,φ的三角函数式.另外,把sinαcosβ看作x,cosαsinβ看作y,
6、把等式看作x,y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x,这就是方程思想的体现.数式.另外,把sinαcosβ看作x,cosαsinβ看作y,把等式看作x,y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x学生小组交流注意式子左边包含的角为x,三角函数的种类为正弦,余弦,右边是半角,三角函数的种类为正切学生体会.1.先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差、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的应用,半角公式、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的区别与联系.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及其推导,三角恒等式与条件等式的证明.2.教师画龙点睛总结:本节学习了公式的使用,换元法,方程思想,等价转化,三角恒等变形的基本手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可从三个
7、角度进行推导:①左边→右边;②右边→左边;③左边→中间条件←右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多角度的化简推导.师总结高考链接1.若sinα=,α在第二象限,则tan的值为()A.5B.-5C.D.2.设5π<θ<6π,cos=α,则sin等于()A.B.C.D.3.已知sinθ=,3π<θ<,则tan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复习提问:一、证明:例2:练习:目标检测:教学反思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