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34779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1
《《林木栽培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0280林木栽培学(林学专科)复习资料§1林木种子1.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林木种子。2.良种基地的主要形式有种子园、母树林和采穗圃。3.种子丰产技术:①建立实生种子园、②施肥、③树体修剪。4.林木大量结实的年份叫丰年、大年、种子年、当年。5.造成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原因:①营养物质的积累、②内源激素和环境因子。6.充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低,种皮坚硬,种子内含物不易渗出,微生物不易寄生,呼吸作用微弱,因此种子活力高且寿命长。7.生理后熟——已经达到形态成熟的种子,在生理上还未发育完全,需经一段时间才具有发芽能力的现象。8.在林
2、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适宜采种的时期是壮年期。9.杉木适合干藏。含水量高的种子适合湿藏,如油茶、板栗、核桃等。10.种子湿藏的基本条件是低温、湿润、通风。11.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期间保持0—5℃为最适宜温度。12.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因素有①温度、②空气相对湿度、③通气条件、④生物因素。13.发芽势——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14.在同一地区垂直调拔种子,海拔跨度不宜超过300—500m。§2苗圃的建立及管理1.使用年限在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苗圃称为固定苗圃。2.苗圃地应尽量选择地形不太
3、复杂,地势相对平缓的开阔地。3.苗圃地的生产用地包括播种区、移植区、营养繁殖区、温室或大棚区、采穗圃等。4.我国南方(或湖南)春季多梅雨天气,因此苗床育苗常用的形式是高床。5.苗圃地整地的基本环节有浅耕、耕地、耙地、镇压、中耕。6.苗圃的灌水方法有浇灌、侧方灌溉、喷灌、滴灌、漫灌。7.通常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和引水设备等三个组成部分。8.苗木必需的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其中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它元素则从土壤中获取。9.有机肥料的优点有肥效长、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等。10.施肥的方法有
4、种肥、追肥、基肥、接种菌根菌。11.为了促进苗木直径生长和充分木质化,以增强抗逆性,可施磷钾肥。12.我国苗圃施氮肥的时间一般不宜晚于8月份。13.轮作的优点:①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②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③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减免杂草为害。14.在林农复合系统内,应用边缘效应时应遵循的原则是提高植物多样性和配置适生生物,充分利用边缘效应,避免边缘负效应的出现。§3苗木培育1.种子休眠的类型有①强迫休眠;②生理休眠。原因:前者由于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后者可能由①种皮或果皮坚硬致密、透气性差
5、;②含有抑制物质;③种胚未成熟引起的。1.种子催芽常见的方法有水浸种子、层积催芽、利用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激素等催芽。2.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堆放,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油茶可以采用层积催芽。3.春季是适宜大多数树种播种的季节。4.常用的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点播三种。细小粒种子适合撒播。点播是最节约种子的播种方法。条播适合大多数树种,且是最常用的播种方法。5.条播的优点:管理方便、用工较少,用种较少;缺点:苗木分布不均匀、产苗量较低。6.实生苗——用林木种子培育的苗木。7.苗圃播种技术要点为催芽、开沟、播种、覆土、镇压
6、等。8.一年生播种苗间苗1—3次。9.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嫁接、扦插、压条和组织培养。10.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茎、枝、叶、根)培育苗木的方法。11.营养繁殖育苗优点的有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提前开花结实、繁殖系数较大等。12.杨树、柳树、水杉等适合硬枝扦插。13.容器苗——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容器中培育的苗木。14.容器育苗的优越性表现在:①苗木生长迅速;②造林成活率高;③节省种子、育苗土地和劳力;④利于机械化;⑤适合多季节造林。15.一年生未移植的苗木年龄表示为1—0。2年生未移植的苗木年龄表示为2—0。将一年生苗木移植后
7、培育1年,该移植苗的苗龄表示为1—1。16.休眠期是苗木的起苗最适时期。17.当苗木暴露在空气中时,细根最容易失水。18.培育大苗时,对阔叶树要求有通直良好的干形,主干高度2.5-4m,树高5m以上。§4造林地及其整理1.工程造林——指把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计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造林。2.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3.森林立地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对林木生长意义重大的环境条件的总体,包括地貌、气候、土壤和微生物等。4.立地类型——指土壤养分条件
8、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5.造林地的种类有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采伐迹地及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等。6.退耕还林应优先退耕25°以上的陡坡耕地及其他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7.造林整地的作用有①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