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12903
大小:185.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2-21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1.引言从世界范围看,农村金融的主体是合作金融,因而合作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合作金融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当合作金融的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需要时,作为资源配置部门,将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当合作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时,将会对农村经济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和不利影响。1.1研究范围自世界第一家信用合作组织于1847年在德国诞生以来,合作金融的发展迄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信用合作组织作为合作社中的一种类型,遵循着合作社的一般原则。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合作社是一个由社员自愿组织
2、在一起的民主的组织形式,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协会,社员同等出资、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受益,并积极参与其活动(谢平,2001)。1995年,国际合作联盟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了第31届大会暨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此次会议将合作社原则修订为七项:①自愿与公开的社员制;②社员的民主管理;③社员的经济参与;④自治与自立;⑤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⑥社间合作原则;⑦关心社区原则(马忠富,2000)。根据上述原则,就合作金融而言,其基本经济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自愿性;二是互助共济性;三是民主管理性;四是非盈利性(谢平,2001)。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资金
3、互助社等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民间借贷(如合会——标会、轮会、摇会、拔会、抬会等)等。 告
4、 报告35认为,农村信用社因其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已被集体化、准国有化,并正在进行商业化,仅具有合作金融的外衣,与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相去甚远,农民也从来不认为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农村民间借贷没有正式、严密的组织形式,除了具有一定的自愿性和互助性之外,并不具有合作社的其他特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瞬间存在曾是农村金融的一大亮点,但是其“地方政府公司主义”(LocalStateCorportism)的模式——强烈的行政依附性、经营活动的营利性以及内部人控制的管理机制1张晓山:关于农
5、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9期.第41页,及其运营的不规范,注定了它是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性产物,难免被关闭的命运。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农村地区由农民自主兴办的符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基本特征的只有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第二条)银监发〔2007〕7号。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指因种种原因尚未经过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具有类似或关联生产模式的农民
6、共同发起、拥有和管理,为了获取便利的融资服务或经济利益,按照资本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的互助金融组织——互助社、互助组、协会等。因此,本项目的研究范围可界定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1.2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述评国外合作金融发展大体分为自由发展、国家干预、调整变革三个阶段。总体来看研究有如下特点:第一,把合作金融研究置于合作经济研究之中,从一般合作社角度认识合作金融;第二,从组织的业务特征和运行机理角度来界定合作金融(SonnichSen1980;N.Baron1956);第三,把合作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组成部分,将合作金融置于整个农
7、村经济体系中,尤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第四,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现象,金融制度出现二元结构。1990年代后,很多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合作社治理结构这一内容上。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代理理论和博弈理论等的出现,大大深化了先前的研究。Eilers和Hanf(1999)认为代理理论很适合用来分析合作社的激励问题;Hendrikse和Veerman(2001)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了合作社的治理结构问题;Hendrikse和Bijman等(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