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12736
大小:2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1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建铁路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天池山二号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方案编制:复核:新建铁路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项目经理部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编制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二、编制依据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⑵《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⑶《天池山二号隧道施工图》。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工程天池山
2、二号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四、量测项目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量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跟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布设测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加量测的内容。根据本隧道的特点,量测项目包括:⑴洞内、外观察;⑵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⑶拱顶下沉量测;⑷地表沉降。五、监控量测作业监控量测流程框图根据设计文件、结合白马港铁路施工指南,制定本隧道围岩量测方案。⒈洞内观测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
3、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在观察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紧急措施,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⒉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10~15m,在隧道Ⅱ级围岩中可根据需要酌情设置测点。⒊净空变形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取。⒋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拱顶量测
4、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岩面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系。测点布置图:⒌量测选择精度适当、性能可靠、适用及携带方便的仪器。变形量测可选用电阻或电感式仪器,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设定。⒍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法开挖时,可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⒎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可采用水准仪等测量下沉量。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⒏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量测宜用相
5、同的量测频率,应从下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量测频率位移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m)量测频率≥5(0~1)B2次/d1~5(1~2)B1次/d0.5~1(1~2)B1次/d0.2~0.5(2~5)B1次/2~3d<0.2>5B1次/周⒐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内,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下表采用。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埋置深度H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m)2.5B>H>2B20~50B6、B10~20H≤B10⒑各项测量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⒒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h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严禁爆破损坏。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⒓基底处理完毕经检测符合各项指标后,在仰拱回填顶面横断面上设3个测点,纵向每10m设一排,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观测周期及观测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观测计划及观测方案应征得监理批准,观测结果异常时应立即报设计单位拿出处理意见,情况紧急时,应果断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⒔隧道浅埋地段地表下沉的量测宜与洞内净7、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开挖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⒕隧道二次衬砌沉降缝两侧不均匀沉降观测、洞口段与洞口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频率应15d进行一次。洞内沉降缝每侧宜布设四个以上观测点;洞口布点视过渡段的情况
6、B10~20H≤B10⒑各项测量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⒒拱顶下沉、收敛量测起始读数宜在3~6h内完成,其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严禁爆破损坏。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⒓基底处理完毕经检测符合各项指标后,在仰拱回填顶面横断面上设3个测点,纵向每10m设一排,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观测周期及观测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观测计划及观测方案应征得监理批准,观测结果异常时应立即报设计单位拿出处理意见,情况紧急时,应果断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⒔隧道浅埋地段地表下沉的量测宜与洞内净
7、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每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开挖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⒕隧道二次衬砌沉降缝两侧不均匀沉降观测、洞口段与洞口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频率应15d进行一次。洞内沉降缝每侧宜布设四个以上观测点;洞口布点视过渡段的情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