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1三角形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分类方法。2.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重难点重点: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难点:关于等腰三角形边长的计算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一.自主学习1、三角形的定义:叫三角形。2、构成三角形的元素及表示方法:如图,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记作,读作。三角形的边是或;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角:。3、你能从边和角两个角度对三角形作个分类吗?4.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
2、吗?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二、跟踪练习: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4,8(2)5,6,11(3)5,6,10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一)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注意事项:(师生总结,学生整理)二、分层训练(20分钟)(一)双基过关(二)能力提升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一边等于6,求它的周长。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1.图中有个三角形
3、。用符号表示: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3cmB.4cmC.7cmD.11cm3.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厘米,一边长为8厘米。求其它两边的长。选做题:从长为1,2,3,4的四根木条中,选出3根组成三角形,有几种选法?时间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会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2.经历折纸,画图等实践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重难点重点: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难点:画三角形的高前置学习(课
4、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一.温故知新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厘米,一边长为5厘米。求其它两边的长.二.自主学习:1.画出三角形的中线2.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分别画出下面三个三角形的高三.跟踪练习:如图,在△ABC中,AE是中线,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填空:①BE==;②∠CAD==;③∠AFB==90°④(用字母表示)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一)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注意事项:(师生总结,学生整理)二、分层训练(20分钟)(一)双基过关(二)能力提升如图,学校有一块三角形空地(即△A
5、BC),现准备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块地,栽种不同的花草,请你把它分出来.三、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所学,建构知识:四、达标反馈(10-15分钟)必做题:1.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2.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A.B.C.D.3.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
6、选做题:如左图,△ABC中,AB=2cm,BC=4cm,求:两条高AD∶CE=?(提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间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课题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主备人边涛审核人边文艳时间案序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2.了解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重难点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前置学习(课前独学20分或30分钟)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P6-7,思考: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
7、么要这样做呢?2.动手做一做,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如图(1)将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回改变吗?②如图(2),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回改变吗?③如图(3),在四边形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再扭动它,这时木架的形状还会改变吗?二.跟踪练习:1.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2.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将其固定这里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3.要
8、使各木架不变形,至少再钉上几根木条?(分别画出一种情况即可)课堂学习流程总结反思一、前置学习展示交流5-10分钟:(对学群学)(一)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注意事项:(师生总结,学生整理)二、分层训练(20分钟)(一)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