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86300
大小:277.0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21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岳麓版时期春秋、战国汉代宋、明明末清初单元概览主要内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思想家批判发展儒家思想,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单元主旨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
2、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也不断地吸收新内容,兼容并蓄,不断演变,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第23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考点1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春秋时期的孔子与老子(1)孔子①历史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②主要思想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教学上实施“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
4、学思结合”③影响: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老子①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②思想主张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政治主张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③历史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是道家学派但不是道教的创立者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立者。道教是东汉时期创立
5、的,道教理论来源于道家思想。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①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各国展开变法运动,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和受重用。④思想文化上: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2)表现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影响儒家孟子①提出“仁政”学说②主张人性本善说③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成为经典,他被尊为“亚圣”荀子①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主张“性恶论”③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战国时期百家
6、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后衰落道家庄子①提出“齐物”的观点②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③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战国时期道家主要代表法家韩非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主张变法革新法家集大成者;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兵家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3)意义①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②
7、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b.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c.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孔子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子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仍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史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
8、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②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史料二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③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学会读史]史料一阐述了百
9、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历史使命。由①可知,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由②得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由①和②并联系所学知识得出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的结论。史料二指出了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辩论的具体内容。由③可知,辩论的具体内容涉及人生、人际关系及如何治国等方面。[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提示】 历史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