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47057
大小:53.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中国古代史同步训练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从地理位置分析,春秋时期秦国争霸中原的最大障碍是A.晋国B.楚国C.宋国D.齐国2.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改革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奴隶起义频繁3.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崩溃C.周王室衰微D.诸侯野心增大4.春秋争霸和战国纷争的最大不同是A.战争目的B.战争结果C.战争性质D.参战国家5.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主要是因为这些战争A.瓦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B.
2、造成国家分裂、社会动荡C.是奴隶主进行的掠夺性战争D.在客观上无进步性可言6.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有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势力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③加强了统一的趋势④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7.“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8.齐桓公霸主地位得以正式认可的主要依据是A.周王也派代表参加会盟活动B.参加会盟的诸侯服从齐桓公命令C.大多数诸侯参加了葵丘
3、会盟D.齐桓公先后灭掉了30多个诸侯国9.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性质是A.新兴地主的争权斗争B.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C.奴隶阶级争权的斗争D.奴隶起义的改朝换代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B.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国家统一C.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D.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管子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
4、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材料2:力动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生财。材料3: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才)无敌。材料4:人之本性是“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前也。渔人入海,海深如论仞,就初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上。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止,浑源之下,无所不入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以上材料均摘自《管子》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管子的治国方针。要求:内容应包括其治国方针、实施方针的目标、
5、原因、措施及其评价。三、问答题(共10分)12.据下图分析指出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政治局面和民族关系方面的变化。参考答案一、1.A 2.C 3.B 4.C 5.C 6.A 7.C 8.A 9.A 10.D二、11.方针:治国之道,先必富民。(1分)目标:富国强兵。(1分)原因:富国必先强兵,国富才能兵强;追求利益乃人之本性,为政之道首在于顺民心。(2分)措施:以农为本,发展农业,这是富国强兵的根本;让渔民、商人进行生产和交易,以增加国民财富。(3分)评价: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已。管仲从壮大齐国实力出发,强调发展生产,富
6、民强兵,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3分)三、12.政治方面:战国时期政治格局有较大变化:春秋时期的宋、鲁、吴等诸侯国业已消失,被其他诸候国兼并;晋国为韩、赵、魏三国取代,与仍然存在的齐、秦、楚、燕一起形成战国七雄。中原各政权所控制的区域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在东北、北方和西南都有扩大。(6分)民族关系:春秋时期的犬戎、狄等族为匈奴所取代。秦、赵、燕等国防御匈奴,在北方大规模修建长城,其他各国间也筑有长城。(4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