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38390
大小:6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学案1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辛亥革命学案导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结合时代背景综合认识“三民主义”。2.过程与方法: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预习提纲(一)、背景1,运动失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清政府内外交困,企图用来挽救其统治危机。3,以孙中
2、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及革命运动的兴起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①,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其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②,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创立民国,”为宗旨,以《》为机关刊物。2),宣传革命理论:同盟会成立后,同改良派围绕着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等问题展开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3),领导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以为最著名。(设问思考:综合全面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二)、经过1,开端——武昌起义(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率先发难。(2),起
3、义胜利后,成立了以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2,发展:在起义以生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宣布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2),1912年3月颁布《》,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4,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因为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扶持袁世凯。1912年2月,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布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设问思考:1),辛亥革命
4、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有哪些表现?2),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3),总结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三)、意义1,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2,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的观念深入人心。三、线索勾勒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救国救民——历史的思考与启示(这种方式在中国行不通)四、重点难点:1、如何理解及评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理解:(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三个方面的历史任务。其
5、具体含义是: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中国为民族独立国家,这在客观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政治革命的根本体现,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通过国家核定地价,逐步收买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这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2),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等,具有很大的空想性。(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民主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
6、主要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的最高峰。它具有双重性,这源于其阶级性,也必将导致其实践的双重结局。评价:(1),进步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要求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民权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想要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在当时的条件上,这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此是
7、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2),局限性:三民主义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①主权在君还是主权在民,是传统国家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分水岭。建设主权在民的国家,是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政治近代化的本质特征。②西方列强的入侵触发了“天朝”深刻的国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