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

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

ID:29527454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0

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_第1页
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_第2页
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_第3页
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_第4页
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当代情境下现代小说的接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谈当代情境下对现代小说的接受——以《寒夜》与《花凋》的比较为例[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文化现状越来越具有某种后现代主义色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现代文学以及它们所追求的现代性主题在当代的接受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方向的两位作家——巴金和张爱玲的两篇作品(《寒夜》与《花凋》)为例,对它们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可能的接受状况作一些浅显的分析。[关键词]:现代小说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一王富仁先生在其长文《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中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变不仅仅是由于西方文学的影响,中国现当代作家是以自己的方式综合并发展中外文学传统的,而这又必然受到中国现

2、当代文学环境的制约。现代主义表现的就是现代人对世界、对人类、对自我整体存在及其存在命运的体验和感受。“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在对文学的现代性的一次性追求中产生的,是各种不同流派共同组成的新文学的整体。”①可以说,整个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几乎就只是承载了几代中国知识分子(作家)对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以获取现代性的全部追求。谁也不能否认,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封建的东方古国在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的同时,不管是情愿还是被迫,无情的现实开始使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把目光投向西方,开始了现代性的追寻。而作为人类最敏感的精神生产之一的文学,自然也就成为了承载这一追寻的生力军。“二十世纪的中国,处在社会经

3、济、政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转变过程中,‘现代化’是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总题目,文学也由此形成某种统一的特征。”②如今,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进了二十一世纪,无论是国际、国内环境还是当代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迅速推进,从很多的方面看,当代中国的文化现状越来越具有某种后现代主义色彩,如当前新的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影响日趋明显,8权威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平面化和狂欢化的扩散趋向,对整体世界政治地图的区域性割裂,文化现状与个体化生命和琐碎化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现代文学以及它们所追求的现代性在当代的接受必然受到一

4、定的影响。这里,笔者将以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同影响并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方向的两位作家——巴金和张爱玲的两篇作品为例,对它们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可能的接受状况作一些浅显的分析。二《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纵观巴金不断追求的一生及其文学作品,正是对现代知识分子追寻现代性这一艰辛历程的最佳诠释。《寒夜》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陪都”重庆的一名小职员汪文宣的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且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从传统意义上理解,巴金是一位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但这并不妨碍巴金文学作品中能够体现出

5、明显的现代性追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从《寒夜》的写作过程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它对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把握,甚至可以窥探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心理的起伏变化。这部小说写作于1944年冬,历时两年,到1946年12月底才算完成。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到抗战的伟大胜利再到国共谈判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再到内战全面爆发,这是一个决定中国前途命运而又风云变幻的时期。众多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前途命运感到渺茫,在《寒夜》的后记中巴金写道:“这中间‘胜利’给我们带来希望,又把希望逐渐给我们拿走。”③的确,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最难以把握自身命运的就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最普通的人民。严酷而复杂的

6、社会现实使作者的创作心绪产生的悲观情绪是《寒夜》悲剧特色重要原因。巴金说:“我‘不敢面对鲜血淋漓的现实’,所以我只写了一些耳闻目睹的小事,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但是我并没有撒谎,我亲眼看见那些血痰,它们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际,它们逼着我拿起笔替那些吐尽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还没有吐尽血痰的人讲话。”④8而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的命运相连,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作者会选择汪文宣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来透视现代中国的沉痛历程了。从这一点看来,《寒夜》的强烈的时代感构成了作品现代性的最主要的内核。下面再从从文本本身看,《寒夜》的人物和情节并不复杂。最主要的出场人物

7、只有三个,其中可以看出,在汪母和树生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在格雷马斯“符号的矩形”的叙事模式中形成了对立的两极,可以说这种对立是人类亲子之爱和异性之爱的冲突。曾树生之不容于汪母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汪母认为树生并不爱文宣并且在外面充当别人的“花瓶”,其实汪母并没有太多的证据能够证实其判断。所以说到底还是汪母自身的“恋子”情结在作怪,在潜意识里认为是树生的存在夺去她自己对儿子的爱,所以在她眼中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