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26135
大小:63.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律长征》教学案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本课让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初步了解长征的伟大传奇,注入不畏艰难乐观豪迈的营养。学到伟人独特的艺术夸张的手法,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智强健。问题设计问题:一正音释义。 正音—七律() 磅礴 () 崖() 岷() 释义——等闲:平常,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开颜:欢悦 二浅读文本,用文中的词回答:1.红军徒步长征,是历史上的最伟大事件,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诗中用什么词?(万水千山、)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
2、表示艰难险阻很多,诗中用什么词?(远征难)3.红军面临的处境怎么样?诗中哪一个字概括?(难)4.诗中哪一个词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等闲)小结:说说你感知到的长征是怎样的,交流你所知道的长征。要越过这万水千山,红军历尽千难万险。三研读文本1《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红军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吗?2五岭逶迤——诗人一直追溯到长征开始, 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却说是腾细浪,你觉得矛盾吗?3“暖”,“寒”,你怎么理解的?4“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最后两行应读出欢
3、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5毛主席说“大渡桥横铁索寒”当时是怎样的场景?谁能有条理地说说?红军来到大渡河上,眼前横着一座铁索桥。桥上_______桥下________桥头______红军______。(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6有资料表明,毛泽东写本诗的时候,红二,四方面军还没有越过岷山,作者为什么说成三军过后?三拓展探究读毛泽东另三首16字令,1你能说说你读16字令的感受吗?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
4、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2这首诗中,毛泽东同志用“乌蒙磅礴走泥丸”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山写得微不足道,而在同样写长征的《十六字令》中,他又把山写得十分高大,惊回首,离天三尺思考为什么在这首诗里毛泽东把山写的这样雄伟呢?作者的两首诗自相矛盾吗?教学构想及目标:知识目标: 1.推敲关键字词的含义领悟其中饱含的感情2.初步感受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学习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能力目标:通过朗读,提高朗读水平;过场景想象提高想象力;过讨论品议提高思考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悟在困难面前的豪情之美教学重点: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
5、胜种种艰难险阻。2体会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1学生对长征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让眼前这些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学生,理解长征的困难和伟大,这是一个难点。2学习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教学方法:以讲读法为主线,引导探究,运用练习反馈,引导小结整理,达成目标。所需设备:校园网、多媒体投影(展示学习网站和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倾听学生关于长征情况的口头交流教师指导朗读,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范读全诗,正音正形指导学生注意节奏、重音介绍诗歌欣赏的方法教师介绍四
6、字学习法——译、读、悟、诵译:指疏通诗歌大意;读:反复诵读、揣摩品味;悟:理解诗歌内涵;诵: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作者的情感。研读诗歌介绍“诗眼”创设问题情境: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给人多样化的理解,你对此字有何见解?交流自己所了解的长征观看课件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意听讲掌握方法交流、评价听讲、思考表达思考结果明确本诗的诗眼及作用思考组织语言表达思考结果初步了解长征学习朗读方法,在朗读中领悟包含的感情学习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学习欣赏诗歌的常规入口提高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选择你最喜欢的一
7、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看课件,思考阅读题共4题从三方面小结这首诗从朗读上,艺术手法上,心得感受上预备回答表达思考结果想象准备发言思考交流、评价练习概括能力练习反馈,形成能力学习小结归纳一课所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