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

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

ID:29511260

大小:70.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_第1页
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_第2页
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_第3页
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_第4页
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渔父》教案 苏教语文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中文言字词的学习,学生能在语境中积累并学会简单运用文中重要实词、虚词。2、在此基础上,学生能顺畅地把文章译成现代汉语。(《课程标准》“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学习要求”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能在以往学习所做的归纳整理上,进一步做好文言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使相关知识系统化,并注

2、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教学建议”有“要指导学生多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重视语言环境,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中“积累·整合”有“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学生能对人生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引起追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课程目标”有“阅读文学作品,能品味语言,感受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学习要求”有“通过诵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3、中“对重大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

4、身之察察”、“皓皓之白”……二、关于本文:见教材P75注释①。补充:《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三、疏通字词,翻译课文。1段:既:“已经”,或“以后”。行吟(于)泽畔。举世:全世,整个人间。古今异义――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是以见放:被。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

5、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2段:圣人不凝滞于物:被。何故沉思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古今异义) 自令放为?自令-令自,让自己、使自己。放-被流放。为-句末疑问语助。译文: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3段:吾闻之:音节助词。新浴者、新沐者:刚。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以:用、让。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译文:

6、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4段:渔父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鼓枻而去:敲打船桨。译文: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此教学环节针对教学目标1、2) 四、问题探讨: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他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

7、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问题探讨针对目标3设计)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

8、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