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

ID:29478027

大小:70.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为学 1教案 北京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为学课型精读课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学会12个生字,了解“为、迄、之、恃、犹、去、顾、限”在句子中的意思。能力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品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1、3自然段。教学难点理解词句和课文说明的道理。查阅资料关于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学具准备课件制作。教学课时数两课时板书设计8为学难为之易易不为之难课后小结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古文,从中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古文,还受

2、到了教育。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0分钟教师活动时间(约)10分钟教学要求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一、激趣导入5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把学问学好?(根据学生发言导)2.有这样一个人认为学习做事能不能成功,与自己是否聪明无关,那么他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8为学3.“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是教育我们要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二、练习

3、正确地朗读课文30(一)检查预习1.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⑴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吾资/之庸,不逮人/也。(读四声)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有惭色。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⑵读准句子中的停顿。天下事/有难易乎?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贫者/语于/富者曰(读四声)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3.自己练习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

4、正确。4.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5.课文我们基本会读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逮和怠要从字义上区分。可以扩展几个字。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三、作业: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5第二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0分钟教师活动时间(约)10分钟教学要求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短文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一、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重点词语及句子的意思。10给时间自学二、交流自己学习所得。25(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5、。天下的事情有难和容易之分吗?用心做这件事,那么难事也就变成容易的事情了;不用心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成难事了。人们做学问,求学有难易之分吗?认真地学,刻苦钻研,那么就是再难的也会变成容易的;不学,或是马虎地学,即便是再容易地也会变得困难起来。2.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师说不为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四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4.练习背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谁来说说这段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纠错。2.说说下面句子中“之”的意思。

6、吾资之庸,不逮人也。没有实际意义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代词指知识或者学问。圣人之(的)道,卒于鲁也传之代词。把这些句子的意思再说一说。3.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的呢?(对比和举事例)4.谁来把作者的意思读出来。(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谁来说说这段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去)你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谁来总结一下,你学过“之”的多少意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归纳)子何恃而往?(凭着,依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还)3.贫者和富者有哪些不同呢?(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7、?(2)集体交流条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谈理解。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结果也不一样。(3)有语气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三、贫者为什么能够到达南海,而富者不可以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5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第四自然段,背诵并默写课文的第1、3自然段。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