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66084
大小:71.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前一节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了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和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思考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是数轴的有关知识,同时,它是今后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后续知识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其他领域,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数学科学中,由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使得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研究代数问题,又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加强了数与
2、形之间的联系,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本节主要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坐标点的特征和相互关系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灵活运用。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给出的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教学难点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以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二、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的天性,他们正处于独立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数学的求知欲较强,具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对数轴有一定的认识,
3、因此,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建立较为容易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2.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坐标、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提高数形结合思想意识,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经历分析、观察点的坐标与图形的关系,发现点的坐标特征,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观察、比较、操作、猜想、归纳等数学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合作交流意识。通过相同的点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坐标的认识,让学生懂得事物是相
4、对的,是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四、教学理念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时间五、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 对本节重难点,力求用联系实际,游戏互动,建构表格的方法来解决,即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指导大多数学生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评价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六、教学环境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1、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以班级座位的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去发现在二维空间内,用
5、数轴确定位置是不行的,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考虑用两条垂直的数轴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看白板演示,并思考以实际问题导入,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意识到坐标系的重要性。2、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3、生成新知1概念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画坐标系找概念的内涵及时对学生画的坐标系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自学用白板笔圈出概念重点词动手画坐标系讨论找到画坐标系应注意的事项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初步认识概念。通过动手画,让学生在自画、自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
6、的画图习惯。4、新知2如何写出点的坐标,由坐标找点引导学生掌握确定点坐标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练习,巩固方法及时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自学后讲解如何确定点的坐标以实际问题练习小游戏(在班级建立直角坐标系,找自己的坐标)设计这两个活动,是为了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有效地训练了知识的应用,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5、两个探究探究一、坐标系上点的特征探究二、坐标系上相关点的联系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是为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老师到各
7、小组关注讨论情况,及时指导学生学生运用探究结果做游戏进一步深化本节课的知识;在观察、实践、讨论中,大胆地猜想,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6、当堂测评老师给出题目老师针对测评,做出评价关注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完成测评生生互评这是堂堂清的过程,老师关注学生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自然的引入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坐标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7、布置作业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小设计画一幅坐标图,自由发挥设计图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运用的越多越好是本节课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还可以
8、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为下一节新课打下基础,在下一节课上课时,可以展示每组的作品,从而引入下节课的内容。九、学习评价动力以学生获得知识方法为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渗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