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63156
大小:64.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课民族团结【摘要】:本教案的设计,开课运用歌曲,激情导入,既渲染气氛、创设特定的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学文明理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采取学故事、讲故事、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等形式,使学生明白我国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的情感。结尾又让学生在歌曲中加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多媒体激情明理导行 教学设计理念: 依纲靠本尊重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激情、明理、导行,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
2、现素质教育的落实;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体现教材教法同步改革,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材对象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十一、二岁,他们大多勤奋好学,活泼可爱,求知欲强。针对我国目前少数地区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分析: 《民族团结》是鄂教版思品十二册第十三课。本课让学生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有优势,搜集有关民族团结故事,从而使学生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教学目标: 道德认知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3、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道德情感目标: 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道德行为目标: 1、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收集我国各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 2、课件:
4、①6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图片。 ②中国政区图。 ③课后想和做第二题的“议一议”题目。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师相机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此环节通过播放学生熟知的音乐,从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入本课的课题)。 二、 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
5、一〉 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小朋友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直观的挂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看、听、思、学相结合,从而认识中华民族是一
6、个大家庭及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二〉、学习民族团结的故事。 1、生读课文1—4自然段。 2、思考:①人们为什么尊敬文成公主?②文成公主对促进民族团结做了怎样的贡献?③藏族群众是怎样纪念文成公主的? 3、指名答。 4、你还搜集到哪些民族团结的人和事。 5、指名答。 (本环节通过设疑、启发、点拨,层层递进地学习民族团结的事;通过榜样感染法,搜集资料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三〉、学习怎样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 过渡:的确,无数民族团结的故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那么怎样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呢? 1、学生读文,从文中找
7、出答案。 2、生答: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生: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生:…… 3、出示课件(想和做第二题的“议一议”)思考:张品和王剑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你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指名答。 4、生:不好。他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生:不好。他们不应歧视别人。 生:…… (通过设计议一议,正反事例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应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 活动导行,深化情感。 设计小活动:假如班上来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你怎样与他们相处?指名答。 1、生:我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生:我
8、应和他们交朋友,因为我们是兄弟姐妹。 生:我应尊重他们,平等相待。 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