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

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

ID:29450115

大小:77.5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0

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_第1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_第2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_第3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_第4页
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以致用得法为上新课标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与反思崔峦先生在《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一文中指出,“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下面,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反思。一、强化学法指导,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不是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是取决于能力的高低。

2、联系语文教学,如果满足于知识的获取,而不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就相当于认读了一个字词句段篇的组合体;学习一册课本,就相当于读了一本故事书;年段的差别主要就是阅读量的差别。当然,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并非不重要,阅读量的多寡并非没有作用。但是,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之“鱼”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掌握方法之“渔”。毕竟,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片断1:由字形字义到词串学习,习得识字学词的方法师:课文开篇第一个字是“暮”,这也是本课的生字。它的结构比较特殊,从上到下,有四部分组成。类似的字

3、还有哪些?生(争先恐后):幕、墓、慕……师:写这一类的字,应该注意什么?生:从上到下要写得扁。师:没错,横向的笔画较多,要扁而紧凑。生:中间“大”字的“撇、捺”要写得伸展。师:对,主笔要伸展。打开课本,把这个字认真描红一遍。师:从字理上讲,“暮”字下面的“日”象征太阳即将落山,正是傍晚时分。后来,引申为某个时段的最后一段时光。比如,春天快结束了,最后一段时光——生:暮春。师:秋天快结束了——生:暮秋。师:人到老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生:暮年。师:课文中把暮春和三月组合起来——暮春三月,前面是季节,后面是月份。这

4、种组合,意思更加具体,读起来富有节奏。类似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生(接二连三):早春二月、阳春三月、中秋八月、金秋十月、寒冬腊月……【反思】: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教学不是难点。以上教学,从字形入手,但不拘泥于“这一个”,而是着眼于“这一类”。在掌握字形、指导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本义和引申义),并在语境中积累二字“暮春”词串,而后由构词方式扩展到四字“暮春三月”词串,教学层次分明。随着教学梯度的提高,学生的理解不断深化,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识字学词的能力。片段2:从重点段中提取要素,习得把握大意的方法师

5、: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简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生:第一自然段。师:我们一起来读(屏显: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师: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的?生: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师:具体说说?生:时间是暮春三月,地点是黄鹤楼,人物有李白和孟浩然。师:好,一连说出了三个要素。还有一个要素叫“事件”,在文中指的是——生:饯行。师:叙事性的文章,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大要素,抓住这四点,也就基本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对我们把握文章大意很有帮

6、助。【反思】:课标年段目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把握事件梗概。反观课堂教学,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往往存在两种现象,要么老虎啃天,无从下口;要么罗里罗嗦,分不清主次。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教师不讲方法,学生不得要领。上述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抓重点段和关键词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学习一篇,通晓一类。”二、强化读法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既然“读”如此重要,我们该怎样落实呢?是不重质

7、量、只求数量地泛泛而读,还美其名曰“读占鳌头”;是把“读”看作理解文本的“桥梁”,过河之后即“拆桥”,学生稀里糊涂地过桥,却没有掌握“架桥过河”的本领;还是把“读”看作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既要引领学生运用这种能力,更要在运用中强化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习得这种能力。上述三种定位,当以最后一种为上。片断3:圈点批注,习得潜心会文的方法师:把这里的(第一自然段)“饯行”换成“送行”,可以吗?为什么?生:不可以。饯行的意思是设酒食送行,比送行更准确。师:课文中的哪个段落具体写了饮酒送别?生:第三自然段。师:请在第三自然段的旁边

8、写下:与“饯行”相呼应(板书示范)。读书的时候,把思考的痕迹及时留下来,这种方法叫“批注”。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默读第三自然段,把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语句划下来,并作简要的批注。师:读了李白说的话,你从中体会了怎样的情感?生:我从李白敬酒的语句——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感受到了依依惜别之情。生:在第一句中,李白称赞孟浩然“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