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22692
大小:66.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最精彩的片断。而《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称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讥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对该名著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讽刺艺术有所了解,提高他们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本文是课外阅读课文,因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价值,有必要在课内加以点拨引导,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应以培养学生自读能力为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本文采用鲜明对比的方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选好突破口
2、,教给学生“牵牛鼻子”的方法,使他们得以豁然开朗。全文的关键在一“中”字上。让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认真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不同表现,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讽刺是本文最重要的手法,要让学生把握这一知识点,把握其本质特点。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全面、发展眼光来看问题的辩证思想。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①小黑板,书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②小黑板反面分析图表(见下文)③印发《明清科举制度的简介
3、》材料(略)。学生准备词典。[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这些名言俗语,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概念,对科举制度的感性认识得以顺利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这些名言对仗工整,形式优美,凝炼集中,易于记诵,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将有关的科举考试知识提供给学生,一则开拓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利于理解本文词语和内容。学生运用工具书,是增强自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时刻注意培养。]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课外通读全文,查看注释和词典,疏通文意;对照所发“明清科举制度的简介”材料,弄懂文中有关科举的知识;理解为何范进中秀才与中举人会有不同的境遇。[这是一篇词语生涩难度较大的长篇课文,读一遍须20
4、分钟,一课时仅45分钟,重点应在分析理解上。因此,须让学生课外自读;同时这利于培养学生自读能力。让学生在课外宽松的环境里去检索资料、理解分析,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预习,为分析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二、导入新课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封建末世科举制度殉葬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今天,我们从范进喜剧命运的另一侧面,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与罪恶。我们来共同学习《范进中举》一文。(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学习兴趣受到了激发。)[前苏联学者巴班斯基认为,
5、学生的认识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是逐步向前发展的,而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倘有旧的知识作台阶则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刚学过不久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相比见义,形成有机的联系。]三、提出问题范进中举前与后,文中各人的态度起了怎样的变化?(出示小黑板)对照下列“分析图表”,仔细阅读课文,进行分析。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学生见了老师所出示的图表后,思维立即活跃了起来,有的翻课文查找,有的凝神深思,有的交头接耳议论,逐渐形成热烈的自由议论局面。)[思维科学告诉我们,思维的运动和发展必须遵循问题律。没有思考的
6、问题,便没有思考的对象和驱动力,那么,思维便无法展开。提出问题之后,再用图示来将思维对象具体化,使之直观形象,学生的思维便明确了方向,这样不仅提高了分析理解的速度,而且提高了质量,使学生得以顺利进行思考。]四、讨论(一)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开始师生共同讨论。师:我们首先来分析范进在他中举前后产生了哪些变化。生:中举之前,范进生活十分困难,中举之后十分富裕。生:不应说“生活十分困难”,而应说他的经济十分拮据,濒临死亡的边缘。师:补充得好,更恰当。但范进的经济到底有哪些具体变化呢?讲具体点。生:中举之前是“每日小菜饭”,“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范进“出了场,即便回家
7、。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他老母亲说,“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中举之后,立即就富了起来,有胡屠户送的肉和钱,有众乡邻送的鸡、鸡蛋、白酒和斗米,更有那张乡绅送的五十两“雪白的细丝锭”银子,以及三进三间的住宅。师:谈得很好,那么,范进的政治地位有没有变化呢?生:有!他原来是个“穷秀才”,后来成了个“富举人”,有钱又有了势。生:他丈人在他中举之前不是训就是骂,而中举之后,居然巴结他,称他为“贤婿老爷”,还为他“扯了几十回”衣裳后襟呢。(学生哄堂大笑,气氛轻松活跃)师:说得好。那难怪孔乙己已经花白胡子了还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