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大题总结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大题总结

ID:29412759

大小:38.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大题总结_第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大题总结_第2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大题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大题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

2、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先天遗传素质,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等。(2)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6.个体身

3、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8.有关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3)生活本位论代表人物有斯宾塞、杜威等人,这种观点或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4)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他们强调文化的作用,要用

4、文化统筹教育、社会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9.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0.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2)调查法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

5、合,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3)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5)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6)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状态

6、下,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1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定教。1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其目的在于确定课程方案达成目标一致的课程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

7、,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CIPP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夫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它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13.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生的道

8、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14.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1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