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

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

ID:29412097

大小:3.4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9

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_第1页
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_第2页
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_第3页
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_第4页
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110KV沙河东主变电所外部电力通道顶管沉降监测专项方案批准:审核:编制: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2014年11月12日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起点位于二环路东四段外,蜀都大道与汇泉路交叉口西南侧接入进双桥电站4.5×3.0m的电力隧道。起点桩号:00+00。向东穿越汇泉北路、汇源北路、通桂路与古雅坡路2.5×3.0m的电力隧道相接,桩号7+31.712。在桩号7+31.81处塔子山公园内新建通道接原2.5×3.0m的电力隧道向北穿越迎晖路进入塔山路东侧绿化地,沿东侧绿化带经地铁4号线盾构

2、出口井17+40后折向西侧绿化地内,在17+80顺塔山路西侧穿越成洛路,经沙河东侧进入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沙河东主变电所,桩号24+09.089。二、顶管设计概况1、穿越汇泉北路段穿越汇泉北路段社会交通流量大,为成都市的主要交通要道,无法开挖,采用顶管施工。0+00至1+59.292段,管道深度在7.5m、7.40m、6.80m。顶管中心线距桥梁桩基础边缘4.5m。4穿越汇泉北路段顶管平面示意图穿越汇泉北路段顶管纵断面图42、穿越迎晖路顶管工程穿越迎晖路段,该段社会交通流量大,为成都市的主要交通要道,无法开挖,采用顶管施工。1

3、井检查井至4井检查井竖井深度在14.0m、9.22m、6.82m、3.20m。顶管管道中心线距桥梁桩基础边缘8.2m。穿越迎晖路段顶管平面示意图4穿越迎晖路段顶管纵断面4第二章顶管施工方案一、管前挖土管前挖土是控制管节顶方向和高程、减少偏差和重要作业,是保证顶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装的关键。1、管前挖土本顶管工程采用人工掘进顶管法。即管前系人工挖土。管前挖土是控制管节顶进方向和高程、减少管道偏差的重要作业手段之一。是保证顶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装的关键。人工挖土在管内进行,安排一人挖土。为加快工程进度,每班两个人,轮流作业,用特制小

4、车水平运土至工作坑内,土方在工作坑用电动葫芦提升至地面,再运至安全地点堆置。在一般地段,如果土质良好,挖土时可在管端前挖30~50㎝。挖出的土方要及时外运,及时顶进,使顶机用力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2、采用可调式液压掘进顶管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超挖示意a——最大超挖量;b——允许超挖范围(1)管头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管材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10(2)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o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cm;管前超挖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3)

5、在对顶施工中,当两管端接近时,可在两端中心先掏小洞通视调整偏差量。工作坑向两侧顶进时先顶线长的,顶完后将就已顶的管子做后背墙,顶另一个方向。(4)每次顶进的长度,应根据车斗的容积、起吊能力和地面运输条件综合确定;一般取0.3-0.5米。(5)临时停止顶进时,应将管口全部切入土层。二、管前挖土的长度控制一般是安排一个人挖土。为加快工程进度,每班两个人,轮流开挖。每次轮换时间不能超过2个小时。土方在管内可采用小船槽盆下合轴承滚轮,土方装满后一人在顶进坑处用绳索牵引拉至基坑处,然后利用吊车集中将土方吊运出基坑。三、顶进施工测量控制

6、1、测量中线桩是工作坑放线和测设坡度板中线的依据。测设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根据管道中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引测到工作坑内,距离顶管顶0.5m高处的井壁上,并钉以大头钉,以标定顶管的中线位置。工作坑内设置临时水准点,水准点设在坑内顶进起点的一侧木桩上,使桩顶的小钉的高程与顶管起点管内底设计高程相同。全段顶进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错口的高差。10中线测量示意图高程测量示意图2、校正(纠偏)顶管误差校正是逐步进行的,形成误差后不可立即将已顶好的管子校正到位,应缓缓进行,使管子

7、逐渐得位,不能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的结果。超挖纠偏方法:偏差为10~20㎜时,可采用此方法,即在管子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子在顶进中向阻力小的超挖侧偏向,逐渐回到设计位置。千斤顶纠偏法:用小型千斤顶顶在管端偏向的反侧内管壁上,另一端斜撑在有垫板的管前土壁上,支顶牢固后,即可进行纠偏。10第三章对邻近市政设施、结构物可能引起变形监控措施顶管施工时,应对邻近结构物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高度警惕,做好防患。一、计划落实根据理论的沉降设计范围,在结构物附近纵横向每十米布置一个观测点,具体布置位置

8、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水平仪、塔尺测量,与相邻点比较。观测时间:每4小时观测一次,异常情况加密,正常情况每8小时依次,观测必须落实到专人,如实填写,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二、组织落实成立观测组,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指派专人按要求设置检测点,定时监测。按布点观测并作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