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社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社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10127

大小:70.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社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社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社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社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整体把握文章故事情节。能力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浅析景物描写。情感目标:探究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说明:学习目标的出示是为了让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有方向性、目的性。而教师可以依据目标进行有力地教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难点:浅析景物描写突破措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人物身上所具备的性格特点;从景物描写特点入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对故乡寄予的感情。说明: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在学生感

2、知了故事情节后,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而学生接触的景物描写文章较少,所以这是课堂的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本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社戏》一文通过“我”对平桥村一段生活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说到童年这个话题,同学们的感触应该最深,请同学说说。是啊,即使是鲁迅这样的革命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时,笔调也是温馨的。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社戏》中就可以看出来。说明:七年级的学生现阶段

3、学习压力已经较大了,所以对童年是很怀念的,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心灵。童年的美好同样发生在鲁迅身上,从而使学生走入老师的教学情境中。二、检查预习1.生字注音 行家(háng)  絮叨(xù)   归省(xǐng)  凫水(fú)   家眷(juàn)  棹(zhào)   撺掇(cuānduo)   惮(dàn)    漂渺(piāomiǎo)   潺(chán)说明:教师的意图是注重基础,对字词注音、解释,有助于疏通文意,把知识落到实处。三、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跳读课文)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

4、容2.让我们跟随“迅哥”去看“社戏”,说说你看到些什么?提示:1.迅哥和小伙伴们夜晚去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2.铁头老生和一群赤膊的人打仗;小旦咿咿呀呀地唱;红衫小丑被花白胡子的人用马鞭打;老旦坐在椅子上唱。说明:教师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整体感知,对文章情节有总体的把握。四、质疑解惑 合作探究(一)(学生展开讨论)1.你觉得戏好看吗?请说明理由。2.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环节(偷豆)?那晚的豆好吃吗?请说明理由。3.课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

5、的好戏了。这种说法和我们的分析是不是矛盾啊?提示:1.没意思。最愿意看的蛇精和布老虎的戏没有演。小伙伴们破口喃喃的骂;打哈欠;不住吁气2.第二天六一公公送来的豆煮了吃后,觉得并没有昨晚的好吃,可见那豆味道也一般。3.不矛盾。因为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经历的,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的生活是开心的。代表了作者对天真浪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说明:在第一问中同学们意识到社戏并不好看。第二问由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情节——“偷豆”部分,分析,得出豆并十分好吃。第三问引导学生领悟到令迅哥难以忘记的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开心经历,同学们在感

6、性的基础上理性的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五、质疑解惑 合作探究(二)(学生展开讨论)1.分析人物形象。(1)课文塑造了许多热情的小伙伴形象,你最喜欢谁?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我喜欢文中的——(人物),因为他——(评价其性格),比如——(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一写。提示:双喜,因为他聪明,比如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大悟似的提议;因为他考虑事情周到,比如归航偷豆时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因为他细心,比如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阿发,因为他无私,比如归航偷豆时,自己家的豆大,就建议偷自己家的。(2

7、)文中除了塑造了一些小伙伴的形象,还写到了淳朴的乡民。请大家谈谈对“六一公公”的认识。提示:①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这句话可看出他只想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②好客。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道,“请客?--这是应该的。”③淳朴、热诚。听到“我”夸赞他的豆好吃,竟非常感激起来……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说明: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让同学们感受到在文中“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人的真挚朴实的感情和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

8、系。2.景物描写 品析语言其实令迅哥一直难以忘怀的不单单是那里的人,还有那晚所看到的景色。老师在这里选取了两段文字。①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②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