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08689
大小:65.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梦溪笔谈》二则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梦溪笔谈》二则1、了解古代的科学成就。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以虫治虫》所给予我们的“环保”等方面的启示。教学重点:1、古代科学成就。2、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以虫治虫》教学设计一、导入我们已经享受了“想象艺术大师”沈复的《幼时记趣》,刚刚尝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远处我们又看到了那“千古不灭的科技巨星”沈括正在向我们招手……当我们打开他那标志“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时,仿佛打开了巨大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世上的珍宝,光辉夺目,粲然辉煌。其中有两颗无比美丽的珍珠,
2、灿烂地眨起眼睛。让我们走进它的迷人世界——《梦溪笔谈》二则之《以虫治虫》好吗?(板书或投影)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和查阅资料情况1、你读了《以虫治虫》之后感受如何?随意谈谈。2、你查阅资料了吗?你眼中的《梦溪笔谈》和作者沈括如何?《梦溪笔谈》作者沈括(1031一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参加王安石变法,晚年致力于总结学术领域中的知识经验,撰写《梦溪笔谈》26卷。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如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等。社
3、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于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有所反映,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翔实记载。今人有《梦溪笔谈校证》。3、你又识记了哪些字词,请讲给我们听!三、读知课文,感悟课文引导学生利用“十步探究学习法”读知感悟课文。“文言文十步探究学习法”本着以学生自学自议为主,以教师点拨师生互动为辅,二者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它主要分为学生自学、教师设疑、师生互动、学生欣赏、师生合作共同解决五部分。 “十步文言文探究学习法”具体操作及实施如下:第一部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让学生认真自读,利用工
4、具和注释清除字词障碍。第二步:学习讨论读法,小组开始活动。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先整体上认识课文,为活动提供讨论依据,目的在于“入门”。第二部分教学设疑,指点迷津。因为文言文的学习入门关键在于是否能读好课文,这就要求学生找好读的节奏、读的轻重缓急,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心情舒畅,为下边的其他活动打好基础。第三步:教师设疑:为什么把这个字读成重音,而把那个字读成轻音?为什么这个节奏这样划分等。第四步:师生共同把上步的问题解决后由教师标准地范读一遍课文。 第三部分根据学生的疑问,师生互动。它又分两步:第五步:教师让学生们讨论。可以在组内,也可以在组
5、与组之间展开。最后师生共同解决。接着第六步:学生们再读。读感受,谈理解,之后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或查找资料,逐渐进入理解性的朗读。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摸索着学习,通过实践学得。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第四部分是学生欣赏,这种学习也得需要教师的指导,出现问题还要师生共同解决。这一部分也分两步:第七步:主动参与,欣赏分析。这一步中小组学习必须扎实,活动要井然有序,小组长要组织调控,组织学生当好“小老师”,做好记录,组员先独立思考再发问;最后找疑点。第八步:师生互动,解决疑难。这一步教师和学生互相答题,共同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达到欣赏的目的。第五部
6、分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即第九步:在学生都理解了,达到了欣赏文言文的目的,然后再读,再想一想,让学生明白这样学习的原因,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十步:师生共读,争取成诵。这一步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一步,师生的合作探究成果已被证实,师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满足感特强。“十步文言文探究学习法”共五大部分,十个步骤,每个步骤无所谓轻重,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一)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正确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力求了解课文大意。《以虫治虫》全文共70个字,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文章首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一个“方”字,显
7、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这里要注意的是几个词语的运用。方:正当,正在;为:成为;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害:危害。 第二层,第2、3两句。这一层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这里要注意的词语是,则:连词,相当于“就”;以:用;之:代词,代子方虫;悉:全,都;为:成为。 这层里的“忽”字表明事出意外。害虫的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接着作者简而言之地介绍了子方虫的天敌的外貌特征“如土中的铬蝎,其喙有钳”。因为
8、它“有钳”才能“搏之”,子方虫才能“悉为两段”;才能在十天后就把“千万蔽地”的众多子方虫消灭干净。可见其威力之大,因而才有“岁以大穰”的结果。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今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