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08228
大小:6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春》第2教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课《春》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3、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导入新课。 二、研读与赏析: 1、作者用五幅美景描绘春天,你喜欢哪
2、一幅?并说说为什么?(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草图 读这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 (1)正面描写。 先从情态上写,抓住了“钻”和“偷偷地”两个词语。钻: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再从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长势:满是的,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1)侧面描写。 孩子嬉戏;写春草的可爱。 春花图 (1)作者笔下的春花有什么特点?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2)再次找
3、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是什么引来了蜜蜂、蝴蝶?“闹”、“飞”有什么作用? 是“花里带着甜味儿“招来了蜜蜂、蝴蝶。“闹”、“飞”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4)这一自然段中哪几句是正面描写,哪几句是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这几句是正面描写,突出事物的特点。蜜蜂闹,蝴蝶飞几句是侧面描写,衬托出事物的特点。 (5)再读“春花图”。 春风图 (1)、默读“春风图”,把每一句标上序号,做一做:a、这段文字的第一句从____觉写春风的_____,第二句从_____觉写春风
4、的_____,第三四句从______觉写春风的_______,从而把难以捉摸的春风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b、“卖弄”本属___的感情色彩,这里却带着____的感情色彩,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的_____。c、“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手法看,既有____又有____,写出了春风____的特点。(2)春风的特点是什么?找出关键词。 柔和(不寒、抚摸) 芳香(泥草、花香) 和悦(鸟鸣、轻风流水、笛声) (3)说说第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引用、比喻、拟人
5、(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4)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从触觉、嗅觉、听觉三方面来写,通过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 (5)如何给这一自然段分层。 春雨图 (1)读这一自然段。 (2)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先从正面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其多、细、密的特点。再从侧面写了“树叶小草”和“景”两个画面,衬托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3)再读“春雨图”。 迎春图 (!)读这一自然段 (2)前几幅主要
6、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人们都在做什么?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状态? 人人迎春:城乡老小 舒活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表现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憧憬 2、①“颂春”中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各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像娃娃——“新”(万物复苏,新的生命的开始) 像小姑娘——“美”(百花争艳,景色动人) 像青年——“力”(春天充满活力) ②三个比喻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其顺序不能颠倒。独立成段,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3
7、.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以及作者寄予的感情。 三、、小结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四、课堂练习 1.朱自清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你是否也跃跃欲试了? 请仿照课文中“春天象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段话或以《春天来了》为题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 2.你能说出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8、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⑤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五、课后作业 用自己擅长的形式描绘春天。(图画、照片、诗歌、散文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