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

ID:29400744

大小:64.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画的梯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与地协调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明确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深刻领会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熟悉哈尼人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积极改造自然、修筑梯田的情况。了解梯田对哈尼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掌握筑梯田种水稻的科学性。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感激自然、顺应自然和

2、善待自然。明确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深刻领会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从哈尼人民修建如画的梯田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协调,感受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教学难点】从实例中体会因地制宜原则。【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类型。本节课的教学用知地——质疑——明理——说理——析事五个阶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自始至终都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本课的教学内容离学生较远,因而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可以弥补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的缺点。再辅之以谈话法、讨论法和讲述法等教法,用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

3、形式,将众多的学习资料再现于课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哈尼人相关资料图片,有关我们身边例子的文字资料。教学过程:(导课):(猜照片)这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师: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哈尼族人创造的《如画的梯田》。同学们,梯田你们都见过吗?我们这里的地形以丘陵为主,丘陵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梯田,但是,今天,老师带大家见识的梯田绝对是不同凡响的。(投影5幅图片)那壮观美丽的梯田到底在哪里呢?在哀牢山区。哀牢山不是一座名山,但它绝对是一座特别的山。它在一个叫元

4、阳的小县城里,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9页找到元阳的位置。请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元阳的位置。(板书:地理位置)生:师:元阳位于我国的云南省,注意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元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板书:气候)附近有一条河流在我国境内称为元江,进入元阳境内称为红河。来到元阳县境内,你会看到许多高山被层层叠叠的梯田所环绕。梯田有数百级乃至上千级,仿佛一道道天梯从山顶垂挂下来,直抵山底。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从最低的山谷底部到最高一层梯田,一共大概会有多少级?”……“5000级,如此壮观的梯田是哈尼族人的杰作。”“哈尼族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用双手和

5、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短柄锄头,在崎岖、险峻的哀牢山区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但又如蚂蚁搬家似的劳作——修筑梯田。那大家能想象出当时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劳动场面?生:师:哈尼人修筑梯田肯定是一种非常壮观的劳动场面,它就象修筑万里长城一样伟大。哈尼族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挖的挖,扛的扛,年轻力壮的打前锋,年少的和年老的也不甘示弱,做好后勤工作。克服了现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的困难,虽然很累,但望着一片片被开垦出来的梯田,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师:同学们,在这样壮观的劳动场面中,同学们能否感觉到哈尼族人的民族精神?那是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呢?生1:“顽强拼搏

6、”生2:“坚韧不拔”生3:“哈尼族人的团结合作精神”…师:对,哈尼族人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才能开辟出如此壮观的梯田,而梯田的开辟成功使哈尼族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因为哈尼族人并非哀牢山区的原始居民,他们本来是过着游牧的生活。(课件介绍哈尼族的历史,提问:哈尼人为什么选择“地无三尺平”的哀牢山区作为新的家园?生1:“他们可能因为瘟疫或战争,无法在那里生活下去了,所以只能远走他乡,但他们又渴望一种安定的生活。生2:“他们也许已经厌倦了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所以他们看中了林木茂盛的哀牢山区,他们肯定

7、在想:树木长得如此的茂盛,也肯定能种庄稼。”师:哈尼族人是如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的?(请同学们根据书本79页找到答案)师生交流后,最终要得出的结论是:一千多年前的哈尼人已经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了。梯田和简陋的村寨是哈尼人生活的全部,虽然单调,但充满生机。一千多年来,哈尼人在青山绿水之间过着鸡犬相闻、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正是这种宁静、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绝佳方式,是安顿一个不知疲倦的、不畏奔走的民族的最终原因。那么这样的和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那我们先来看看这梯田上种的是什么?(水稻)师:我们浙江的水稻一般是种在平原地区,梯田这么高,梯田

8、上的水是哪里来?……(请同学们看书本79页第4段。)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哈尼族人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修筑水渠,保证了水稻生产的需要。(板书:二:生产特点:梯田稻作)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