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ID:29382141

大小:1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2页
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3页
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弄清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如何有机结合、环环相扣。2.鉴赏作者变幻多姿的文笔,并总结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苏轼的《石钟山记》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类似之处,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而巧妙地结合起来,或事理交汇,或情景融合,其描摹生动精美,哲理上深刻蕴藉,语言隽永洗练,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美。二、背诵课文三、提问根据文章三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谈谈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见闻和看法编织成一个整体的。明确:课文第一、三两段是议论部分,第二段是描写、记叙部分。在第二段中写“寺僧使小

2、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与首段李渤的“扣而聆之”照应;“余固笑而不信”与首段的“余尤疑之”照应,为最后一段笑“陋”埋下伏笔。又如“钟鼓不绝”与首段“声如洪钟”照应;“微波入焉”照应首段“微风鼓浪”;“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照应首段“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处处与郦说印证,又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为末段叹“郦元之简”作好铺垫。文末一“叹”一“笑”与开头紧密照应。由此可见作者把描写、记叙、议论有机结合,丝丝入扣。浑然一体。文章开头提出两“说”、两“疑”,用事实和事理作反驳,用亲游石钟山所见所闻补充了郦道元的说

3、法,推翻了李说,最后得出凡事必须耳闻目见,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交代了写作意图。四、分组讨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在写法上的异同:(讨论后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1)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的相同点:两文都是游记,在表达时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的,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2)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不同之处:叙议结构顺序不同:《石》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后带出记叙,最后以议论抒发感想。即先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

4、种说法提出质疑,通过考察探究解疑,得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游》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侧重不同:《石》议论事理中侧重记叙,在此基础上有感而发,释疑得出事理极为简明。即要“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游》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深入严密地阐释,重在说理。记游描述侧重不同:《石》记游波澜起伏,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泊石钟山一段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过程,又有议论兼抒情的感慨。《游》扼要交代记叙游山,概括叙写景物,记叙简要明白。《石》缘事说理。《游》借端说理。五、提问苏轼对石钟山的命

5、名提出疑问,体现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他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他在文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那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评价?讨论后发言,教师点拨明确:苏轼主要在诗、赋、词、古文、书法、文论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点拨:苏轼的诗赋中《题西林壁》最富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体现了观察点的变化,而所得结果各异的哲理。当人们为了认识事物而陷人其中的时候,殊不知这种陷入或许正是阻碍人们捕捉事物全貌的原因。这似乎又是与常识相反的。在常人的意识中,事物总是离

6、得越近,看得越清,其实这正是一种常识的误区。微观固然有利于局部的细致观察,却不利于对事物作整体的判断。诗人在看山的感受中发现生活的哲理,给人启发。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情韵最佳。其中“浓妆淡抹总相宜”一句中的“总”字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达到了景为情设,情因景生,物我合一的境界。另外在古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独有景趣;词作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浮想联翩。这一切除了想象极佳外,思维方式也

7、极其新颖。正是他凭借“立异以求胜”的思维方式,奠定了自己在北宋文坛的地位,被后人称为“千古一人而已”“古今文人一人而已”。《石钟山记》体现了他由果索因,立意求胜的思维方式。六、课堂小结《石钟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之处,在于它有很重的议论成分。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叙石钟山的山水风光,而在于谈“游山”的体会,所以开头摆出有关石钟山名称来源的两种不同说法,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更不相信。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于是他决定亲临其境,查个水落石出。经过一番努力,果然郦的

8、说法是对的,但由于说得太简单,所以不能令人理解;对于李渤的解释,那简直就是胡闹了。最后他引申出一条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一条普遍真理,耐人寻味。石钟山之名究意为何,是件极小的事,只要肯驾上小船去实地考察、体验一下就能解决。但“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于是就以讹传讹,一误再误,使这个小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