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81728
大小:14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17 李杜诗五首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李杜诗五首1体会《旅夜书怀》一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参考答案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
2、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琯、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去蜀》)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总之,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涵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2体会《峨眉山月歌》中作者创设的幽美境界。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于作者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夜,诗人从东北的平羌江
3、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中,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江水清澈见底,明月银辉洒江,再加上远处峨眉山在月光映射下,显出灰蒙蒙清秀的身影,这种幽美静谧的夜晚,使人陶醉。“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写的是又一个旅途之夜,诗人一叶轻舟,早早就从泯江岸上的清溪驿出发,朝着三峡飞驰而去,没有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想寻找从峨眉山就跟随他一同行走的明月,也被岸边的高山遮住,再也看不到了,惜别的离情使人深深地沉思起来。3体会《登岳阳楼》中作
4、者是如何写雄浑阔大的意境的。参考答案还是在杜甫的年轻时代,孟浩然就以歌咏洞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而蜚声诗坛,但杜甫后来居上。此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比孟句又高出一筹。《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吞几云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
5、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要归功于“坼”“浮”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这话有
6、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一、《旅夜书怀》1颔联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瀚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写景雄浑阔大,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楚心情。2关于颈联的含意,有人说“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又有人说“五属自谦,六属自解”,你认为呢?提示这两种说法都不很妥当。这两句意思是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因为年老多病
7、而退休。这是反语,立意甚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又老又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了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二、《登岳阳楼》1清人仇兆鳌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提示这种说法不够妥帖。“昔”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破碎,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
8、了暮年,且历尽人间坎坷,却有幸登楼,怎不百感交集?诗人写出了一种沉郁之感,而不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2比较本诗颔联与孟浩然咏洞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境之高下。提示本联更高一筹,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整个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括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