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

ID:29306485

大小:6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8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_第1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_第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_第3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_第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四)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专题(四)【考点精讲】1.翻译原则翻译题考查的是综合能力,好像无法弄清其中的“道道”。其实,纵观近几年的命题,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或者说解题原则。(1)实词翻译要准确。句子的主干意思是由实词表达出来的,实词不能准确翻译,就没有正确翻译的前提。从测试的角度讲,翻译不能像讲故事“说大概”,甚至不能只译出大意而看不出古今词语的对应关系,而要准确细微地传达出古人所展示的“存在状况”和“思维过程”。一般说来,评卷判分会在要求翻译的句子中确定几个实词作为“

2、采分点”,只通顺地译出大意而这几个实词译不准,是不可能得到理想分数的。备考时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要考虑“准确”中应包含“恰到好处”的因子。比如把“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译为“距离今天修墓而埋葬(在这里)”,应该说是准确的,但不能说译得恰到好处。如果译成“距离今天修墓而安葬(在这里)”,两相比较,会觉得后面的好,也就是把“葬”译为“安葬”比译为“埋葬”更符合句意的“神”。(2)虚词翻译要明白。有些虚词身兼二类,它起了指代作用,就要把指代的内容译出来;它起了结构作用,就要把语意的层次译得准

3、确清晰;它起了修辞作用,就要把修辞的效果传达出来;它只补足音节或表短暂停顿,现代汉语没有对应的词语,就多从全句上考虑,用哪个标点、用哪个多音节的词语、用怎样的语序调整,它是由哪个虚词而来的等等,都要落在实处。前面的试题解析时有涉及,要仔细琢磨。(3)句式翻译要恰当。文言文有些特殊的句式、特殊的结构、特殊的词法等,肯定会在要求翻译的句子中悄悄出现,题干中不会指明,选肢中隐含着赋分点,那就要用现代汉语恰当地表现出来。还要知道,句式的选用常常都和情感的表达关系密切,翻译时不要忽略了这一因素。(4)语气翻译

4、要妥帖。语言表达中,很多意思是通过语气传达出来的。有些很显豁,一看就明白;有的却比较幽微曲折,就是平常所说的“听话要听音”的那个“音”、“言外之意”的那个“意”。这些要从语气揣摩中才能得到。语气有揣测,有商量,有委婉的讽劝,有风趣的调侃,有似柔实刚的宣示,有看似应承的拒绝,等等,翻译的时候对此不能不细察,要找出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句、恰当的词序、恰当的语气来表达。2.翻译要求翻译的通常要求,是所谓“信达雅”。“信”是说要把古人文章的意思“原汁原味”忠实地传达出来;“达”是说翻译出来后事理要通达,表述要

5、晓畅;“雅”是说要把古人作文、说话的“妙处”表现出来。对于高考文言翻译,特别强调“直译”,这是正确的,体现了对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视。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文章的意蕴,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去,表达的方式与风格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为强化对此法的要求,便于记忆,可熟记这段顺口溜:文言翻译重直译,字字句句要落实;各类名词可照抄,古义现代词语替;被动省略补清楚,倒装成分把位移;遇到虚词想周详,把准语气要流利。3.翻译方法如果从操作层面讲,文言文翻译还可用这几个词来概括其方法:留:人名、

6、地名、职称、物称、年号等等,照搬不译。替:找出最恰当的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移:调整倒装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等。补:补出省略句中省去的部分。删:删去不需译、不能译的个别词语,如发语词等。猜:对多义实词在文中的准确义项,尤其是未曾见过的某一个词的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合理猜估。所谓合理,就是要符合句意和段意,合情合理,若译出的这个词的意思违情背理,则一定是错误的,必须改换合乎情理的词;合理还要求通顺,猜估的词意一定要让句子通顺。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翻译,译出

7、的译文一定要准确保持原意,句子结构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语气畅达,文句形象生动,即符合人们常说的“信”、“达”、“雅”的要求。【课前预习】1.翻译下面句子。(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魏公子列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无乃尔是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