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ID:29301530

大小:20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8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7届高三仿真(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25.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A.血缘纽带关系的稳固B.聚村而居的孤立和隔膜C.封建依

2、附关系的严格D.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26.清代《京都风俗志》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人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这反映出A.生产方式影响习俗B.牛耕技术得到推广C.小农经济的形成D.养殖业得到重视27.《孔子改制考》出版后,曾经舒中高三文综第5页(共14页)舒中高三文综第6页(共14页)支持变法的管学大臣孙家鼐马上上折弹劾,连对维新不遗余力支持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也大力抨击,至于守旧者则攻击康氏离经叛道并找到了最好的口实。这反映出A.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已

3、经动摇B.维新阵营内部因是否立宪发生分歧C.维新变法遭到清朝官员普遍反对D.康有为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存在问题28.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29.下图内容体现了中共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其变革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4、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农民阶级的愿望C.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D.共产国际的要求30.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3%1942年58%78%49%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的壮大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31.1949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A.中共对革命前

5、途缺乏清醒认识B.中共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D.中国民主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32.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公民大会:“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了雅典A.政治制度体现平等性B.公民政治参与程度高舒中高三文综第7页(共14页)C.公民间没有政治等级D.公民大会具有全民性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纺纱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织布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推动递进推动递进33.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

6、科学理论的突破B.思想文化的进步C.政府措施的激励D.市场需求的带动34.罗斯福曾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宣布:美国既不能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个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要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罗斯福宣称雅尔塔会议是一个转折点——我期望对我们的历史,从而对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是如此。材料反映A.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B.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变化C.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失败D.美国和苏联的合作已经破裂35.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

7、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工业文明的担忧D.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胀40.(25分)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走向世界,复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摘自《清实录》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

8、“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