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1教案 湘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1教案 湘教版

ID:29286828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1教案 湘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1教案 湘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1教案 湘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 1教案 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掩耳盗铃教学目标:1.掌握寓言中的生字、新词。2.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3.朗读、背诵这则寓言。教学重难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略)  二、揭示课题、解题1.听故事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这个名字:掩耳盗铃(板书),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讲述出来了,我们来走进这个故事。  三、自学,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字典把课文读通顺。(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读几遍。(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2、。(4)熟练地诵读课文。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2)指名朗读课文。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么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3.重点理解课内容和寓意。(1)理解字的含义:掩——捂,盗——偷、窃,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儿,闻——听。(2)在书上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①同示思考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

3、法对吗?为什么?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5)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小故事。(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  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1.出示思考题:(1)掩

4、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2.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铃》。4.总结扩展。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