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52214
大小:8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一课 醉翁亭名师导航 苏教版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十一 醉翁亭记名师导航内容感知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但读罢却又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许多的思想情感。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怎样理解这“醉翁之意”呢?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还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醉翁之意”。如前所述,“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范仲淹向宋仁宗所陈“十事”,包括改革官制、选贤任能、严肃法纪、强兵富民等,都无法实现。对此,范仲淹以耿介拔俗之质“进亦忧,退亦忧”,而欧阳修以宽和
2、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二人行为模式不同,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咬文嚼字1.字音环滁(chú) 林壑(hè) 岩穴暝(mínɡ) 伛偻(yǔlǚ) 提携(xié)清洌(liè)颓然(tuí)山肴(yáo)野蔌(sù)觥筹交错(ɡōnɡ)阴翳(yì)2.多音字3.形似字4.通假字颓然乎其间 “乎”通“于”,介词,在。5.词义(1)一词多义临:①靠近。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到。如:临溪而渔。归:①聚拢。如:云归而岩穴暝。②回去。如: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乐:①名词,乐趣。如:太守之乐。②动词,以……为乐。如:
3、太守之乐其乐也。③形容词,欢乐。如: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而:①连词,表顺承。如: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②连词,表转折。如:而不知人之乐。③连词,表修饰。如:杂然而前陈者。(2)古今异义山间之四时 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负者歌于途 负者:古义,背东西的人。今义,指失利的一方。非丝非竹 丝、竹:古义,弦乐器、管乐器。今义,丝绸、竹子。(3)词类活用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如:山行六七里。翼: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鸟的翅膀一样”。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如:名之者谁。幽香:名词用作动词,
4、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如:野芳发而幽香。山水:名词用作动词,欣赏山水。如:山水之乐。乐其乐:前一个“乐”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是名词,乐趣。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剖析:这一句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以下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写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第二,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得和众宾尽欢的情态,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5、其乐也。剖析:这句中的“其”字是一个代词,但代的是什么,并不明确。一种解释是指太守自己。句子的意思是“游人知道跟从太守游览而快乐,却不知太守乐他所乐的事情”。太守所乐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在他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定快乐。另一种解释是认为“其”指游人,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他们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剖析:对作者来说,“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太守为人民的快乐而
6、感到高兴,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二、重点语段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而乐亦无穷也”。剖析:这一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先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后写四时景物的不同。用对偶句描写,用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写早,一写晚,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在写景中,又蕴涵着事理的逻辑关系: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这样,静态的描写又体现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力。“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同样的句式,却又
7、同中有异,节奏由二三变成了三二,形成错落之美。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野芳发而幽香”写春,“佳木秀而繁阴”写夏,“风霜高洁”写秋,“水落石出”写冬,句句落实,一字不虚。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总结陈述,写朝暮四时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2.“已而夕阳在山”至“庐陵欧阳修也”。剖析:这一段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出全文的主旨。“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
8、情致。接下来写“乐”的几种情境:一是“禽鸟之乐”。大自然是禽鸟的家园,游人的到来,惊扰了它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当人去山空后,它们又和鸣林间,唱出欢乐的歌。“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它们的乐更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二是游人之乐。游人之乐怎样,前文已有描述,故此处略而不谈,只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显然,这种“乐”已综合了自然和人事两种“情趣”,有了“自觉”的成分,但还缺少理性的认识。三是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