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ID:29246645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五首2》学案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想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自己尝试默写。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诗中哲理。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_____之一。 21·cn·jy·com陆游(1125年

2、—1210年),字,号,(朝代)家、家、爱国诗人。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www.21-cn-jy.com龚自珍,号,代人,近代家、家。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有《》。2·1·c·n·j·y 2.字词积累解释加点字的意思①千寻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⑤腊酒()⑥足鸡豚()⑦山重水复()⑧柳暗花明()3.文学常识填空(1)《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朝著名

3、诗人,现存诗900多首。(2)《登飞来峰》选自《》,诗作运用了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4.整体感知(1)《游山西村》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3答:                                                                 (2)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的理解。答:二、合作研讨1.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①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

4、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三、迁移拓展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名

5、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四、学后反思《古代诗歌五首2》学案答案一、1.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唐宋八大家务观放翁南宋文学史学定庵清思想文学龚定庵全集2.(指应天塔)3(这里是“听到”的意思)(怕)(因为)腊月里酿造的酒。足:足够,丰盛。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色深绿,花色红艳。3.《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务观放翁南宋临川先生文集借景抒情4.(1)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

6、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2)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地融入议论,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奉献精神。二、1.(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望远的双眼,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2、①.村民的热情好客;②.优美的景色;③.淳朴的风土人情。3、“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4、因为这两句诗已超越

7、了自然景色所描写的范围,它丰富的内涵——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被广泛引用,显示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三、1.(1)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2.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越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诗人此时登

8、高远望,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荡除“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