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

ID:29199546

大小:15.8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7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_第1页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_第2页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_第3页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_第4页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范文提要:中国古典诗歌教学要求新求变,变的是思想、方法,将道德感悟、审美追求渗透到平日的诗歌教学中。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味诗歌的韵律美,吟诗作画,激发想像,再现诗歌的画面美,缘景明情,置身诗境,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美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优美、惆怅、哀怨、欣喜的面目跨越千年时空,值得我们不断地追求、品读、沉醉于其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在最初的诗歌教学中,我采用读文——知意——解义——体情——析法的五步教学法,让学生先反复阅读,再理解诗歌内容,最后背

2、诵。在诗歌鉴赏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学生不求甚解,生搬硬套,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置于作者的创作情境中去,这不得不引起我的反思!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情操,传承文化,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和审美的熏陶。古诗距离我们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时间一长,学生对学习诗歌的热情自然而然会淡化。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试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地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当代高中生浸泡在网络文化、媒体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如果我们的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失去对诗歌的学

3、习兴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古典诗歌教学确实要求新求变,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我们需要改进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教学环境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容易学习和愿意学习的氛围。通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以及前辈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对诗歌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学实践中也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味诗歌的韵律美学诗离不开诵读,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所以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的韵律感和音乐美。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或者原本就是歌词。

4、宋代教育家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这里的涵咏其实就是诵读,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然后入景入情入境,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句式整齐,富于节奏上的起伏变化,大多属开口度极小的齿音,读来具有清细而凄清的感觉,有种压抑不住的哽咽而又茫然无依地低回叹息,学生如果有感情的反复吟诵,就会不知不觉被带入那种“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悲凉氛围。在讲《将进酒》时,我几乎用了一节课让学生去诵读,先安排自主诵读,然后学生试读,接着我从读音、节奏、情感等方面给予指导,并让学生静听名家

5、诵读,谈谈感受心得,最后是配乐让学生展示诵读,小组评比,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极高。《将进酒》中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本身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让学生充分把握句式的长短变化,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不平之气。在学习《虞美人》是,我先播放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将学生引入伤感的氛围当中,然后用低沉凄迷的思想感情作为基调。利用诗歌美读进行情感渲染,从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在诗人的思想感情下进行,最后,师生一起唱《虞美人》,达到情感共鸣。二、吟诗作画,激发想像,再现诗歌的画面美诗歌是用语言再现画面的艺术,古典诗歌讲究蕴藉和含蓄美,诗人往往将自己的主观情感熔铸于客观物象之中

6、。用诗化的语言来展现画面,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当属山水诗人王维了,苏轼赞誉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如他的《积雨辋川庄作》就营造了一个诗画境界:久雨不停,林野潮湿,水田广漠,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阴,黄鹂传来啼声,山中养性,观赏朝觐晨开晚谢,还有那勤劳淳朴的农家人……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人,而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也寄寓在这如画的美景之中了。在讲《春江花月夜》时,我尝试让学生先背下来,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去吟诗作画,凭自己的理解和联想,描绘春江月夜美景。同学们的创作兴致很高,从诗题看,春、江、花、月、夜在五种事物都足以让人产生美好的想像,而它们又融汇

7、在一起,构成美丽的画境。在欣赏这首诗时,随着品味的深入,以月的升起、高照、西斜、沉落为线索,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月下风景变幻图,进而细细品味画境中缥缈、朦胧的情思。画家用色彩、线条来描绘事物,诗人用语言来描绘形象,对于学生而言,仅仅靠文字去揣摩诗歌,对诗歌画面美的理解就会非常含糊,我想,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诗歌的画意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诗歌画面的再现应当基于学生自己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