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ID:29194220

大小:4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2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观察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4)会利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老花镜)的焦距。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

2、谐。【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难点:利用平行光测焦距的办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环境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学突破】依据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本课设计的“模拟塑料大棚积水引发火灾现场”、“车中矿泉水瓶的危害”等演示实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得物理知识有了依附的载体,从而变得鲜活而不再抽象。再通过“透过试管中气泡和水柱观察字”、“透过凸凹透镜观察字”的对比体验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物理现象,从而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注重科

3、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配置胶体水溶液,从而实现“测量变焦凸透镜焦距”的探究,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包括技术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屏幕、视频实物展台、凸透镜、凹透镜、“透镜折射演示器”、激光笔、小手电筒、小试管、水槽、铁架台、近视镜、老花镜、学生的导学案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营造氛围、情景引入模拟“积水大棚引发火灾”现场创设情境(根据客观条件采用视频或资料)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感悟其中的道理。从“积水大棚引发火

4、灾”模拟现场的演示实验,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视觉感官、思想震撼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入新课。二、讲解新课辨别透镜建立概念利用投影仪展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实验。再引导学生用桌面上的透镜靠近字进行观察,对比一下谁和“水柱部分”或学生通过水平放置在纸上的装水的小试管(内有一定的泡),水柱部分或气泡部分观察书上的字,看有什么不同?通过“透过试管中气泡和水柱观察字”、“透过凸凹透镜观察字”“气泡部分”观察到书上的字情况相似呢?按观察到的现象将透镜分成两类,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学生用桌面上的透镜靠近字进行观察,对比一下谁和

5、“水柱部分”或“气泡部分”观察到书上的字情况相似,按观察到的现象展开小组讨论,找代表发言将透镜分成两类。的对比体验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物理现象,从而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建立凸凹透镜的概念。教师继续引发思考,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些是透镜呢?它们属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呢?学生积极思考,分小组讨论,进行举例。构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意识。利用课件阐述名词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透镜的相关名词:凸透镜、凹透镜的概念;光心的概念、主光轴的概念等。学生通过课件上的展示,学习透镜的相关名词。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

6、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演示教具验证规律教师利用“透镜折射演示器”进行演示实验,检验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转动圆盘,改变折射光线的入射方向;更换透镜类型,重复演示。学生仔细观察演示实验中的现象,积极参与思考,小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的检验进一步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激励学生去动手、动脑验证规律。设疑导思引导探究提出问题:透镜是会透光的镜子。那么,透镜对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最后请同学们分小组汇报探究的成果。(可提醒学生利用投影灯的白色强光和幕布上台演示)学生

7、分组进行准备实验进行探究,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动手做”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讨论交流,实现操作与思维、现象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使实验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的研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课件展现焦点、焦距、三种光路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并绘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凹透镜后的情况,引出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归纳: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凸透镜的3条特殊光线的特征。(可以多人合作完成)解惑:凹透镜的三种光路学生通过导学案练习光路的画法,通过实物展台展示练习,让同学点评。讨论、交流与归纳学生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