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

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

ID:29164960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7

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_第1页
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_第2页
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_第3页
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_第4页
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教育理论归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方教育理论归类(★用于选择题、判断题)注意与书对照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论——2、生物起源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的一种生物现象,是动物的本能活动。倡导者有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3、★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心理活动。倡导者为美国教育家孟禄。4、劳动(社会)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倡导者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特点:教育思想孕育在古代哲学的母体中。《论语》:孔子哲学、政治、伦理、教育言论集。《理想国》: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著作。《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作者不详。《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作者为古罗马教育体良。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时期n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的出版,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诞生。n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被誉为第一本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至此,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n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裴斯泰洛齐《

3、林哈德与葛笃德》,斯宾塞《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贡献n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内容;2、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n3、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4、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5、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3、繁荣时期n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n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辩教育学;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一)皮亚杰(瑞士)认知发展理论n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

4、n同化——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能够整合新的刺激而自身不发生改变,这就是同化。n顺应——已有图式作出相应改变,以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适应新的情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二)智力发展理论1、三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1)言语——

5、语言智能(2)音乐——节奏智能(3)逻辑——数理智能(4)视觉——空间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自知——自我认知智能(7)交往——人际关系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三)道德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是一种蕴涵关系。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n认为道德发展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注意:教育学提的是五层,教育心理学是七层)(

6、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一)个人本位论1、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4、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倍尔、瑞士的裴斯泰洛齐(二)社会本位论1、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2、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3、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效率来衡量,主要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4、代表人物

7、:德国的诺笃尔普、凯兴斯坦纳,法国的孔德、涂尔干(三)文化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最终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自觉追求理想价值,创造新文化。代表人物:德国的李特、斯普朗格(四)生活本位论“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或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宾塞和美国的杜威。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一)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1、形式教育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

8、紧要的。2、实质教育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二)学科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1、学科课程:从学科本身出发,以各学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布鲁纳、施瓦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