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14009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针炙讲义 (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细目一 针刺准备 一、消毒 1.针具消毒 2.医生手指消毒 3.针刺部位消毒 4.治疗室内消毒 二、体位 仰卧位: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侧卧位: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俯卧位:头、项、背、腰骶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仰靠坐位: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俯伏坐位: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侧伏坐位: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细目二 进针方法 双手进针法: (一)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刺手持针
2、,紧靠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二)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三)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欲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四)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欲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行,如印堂穴。 细目三 针刺角度和深度 角度 1.直刺
3、: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刺入。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约15°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第6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 针刺深度 (1)年龄 (2)体质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病、久病宜深刺。 (4)部位 “春夏宜浅,秋冬宜深”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相互关联,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 细目四 行针与得气 (一)基本手法 1.提插法 2.捻转
4、法 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二)得气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患者有自觉反应:酸、麻、胀、重,有时热、凉、痒、痛、蚁行等,或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 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 “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细目五 针刺补泻 原则:“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捻转补泻 1.补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
5、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2.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 1.补法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 2.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细目六 针刺异常情况 (一)晕针是在针刺治疗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1.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 2.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6、,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甚则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4.预防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安抚,消除顾虑和恐惧,同时选择舒适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在进食、休息、饮水后再行针刺; 医者在针刺治疗过
7、程中,要精神专一,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其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6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 (二)滞针: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觉痛剧的现象。 1.原因:精神紧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 2.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患者痛不可忍。 3.处理: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附近再刺一针;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4.预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