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学讲义 (13

针炙学讲义 (13

ID:29104423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针炙学讲义 (13_第1页
针炙学讲义 (13_第2页
针炙学讲义 (13_第3页
针炙学讲义 (13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炙学讲义 (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二十五单元 其他针法  细目要点操作方法适用范围其他针法电针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穴位注射法    电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适量脉冲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电针常用输出波型和作用特点  1.疏密波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  2.断续波机体不易产生适应,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

2、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  3.连续波:有密波、疏波两种。密波易产生抑制反应,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疏波则兴奋作用较为明显,刺激作用强,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  (二)操作方法  1.配穴处方多选同侧肢体的穴位配对,以1~3对穴位为宜。  2.电针方法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应后,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两个配对的针柄上(或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择波型,慢慢调高至适宜的输出电流量。通

3、电时间一般在5~20分钟,如感觉弱时,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后再行通电。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导线,最后出针。  3.电流的刺激强度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为“感觉阈”。若将电流强度继续增加至患者局部开始出现刺痛感时,此时的电流强度称为“痛阈”。所需强度因人、因部位、因病而异。一般情况下,应在感觉阈和痛阈之间调节适宜的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三)适用范围  电针的适用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

4、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各种痛症、痹证和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    三棱针法  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称三棱针法。  (一)操作方法  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  1.点刺法针刺前,在欲针刺部位上下用押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或用安尔碘局部消毒。针刺时,押手拇、食、中三指捏

5、紧被刺部位,用刺手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2~5mm,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2~5mm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第4页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  2.散刺法又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

6、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mm),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出血停止后,再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疼痛、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黏液。

7、也有再刺入2~5m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二)适用范围  三棱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皮肤针法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是以多

8、支短针组成。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叫皮肤针法。  (一)操作方法  1.叩刺部位皮肤针的叩刺部位,一般可分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三种。  (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穴位叩刺是指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