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 人民版选修1

ID:29098847

大小:6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魏孝文帝改革【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人民版选修1一、全面认识北魏均田制1.原因。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为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2.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3.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4.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5.影响。(1)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

2、税和徭役,也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3)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向封建制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4)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6.与其他新制之间的关系(1)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2)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

3、续推行。二、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2.不同点(1)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2)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跟踪练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

4、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二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材料四 下图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你认为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指出这一措施在政治、思想上

5、所起的作用。(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推进改革举措方面给后人哪些共同的启示?解析:联系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史实,再结合材料从中进行提取有效信息。第(1)题,应从鲜卑民族的特点和洛阳的经济现状指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理由和目的。第(2)题,应结合商鞅变法加强思想控制和孝文帝革除旧俗方面分析。第(3)题,应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说明。答案:(1)理由: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目的: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维护统治。(2

6、)“燔诗书而明法令”(或毁灭儒家书籍),加强思想控制;“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行汉礼等),加快封建化进程(或促进民族大融合)。(3)以推进土地制度(或生产资料)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