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

ID:29096637

大小:4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情景激趣】右图反应的是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变法时,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商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给二百两。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一千两。”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一千两的重赏。这时,商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目标明晰】课标要求:了解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知道变法之前秦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重点:1、商鞅变法的背景。2、商鞅变法的内容。难点:商鞅两次变法的作用。【

2、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一、大变革时代1.经济上(1)铁器的使用和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下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逐步得到认可。2.政治上(1)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瓦解了原有的统治秩序。(2)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和进行社会变革。(3)各国先后出现一系列的。3.思想上(1)儒、墨、法等派别纷纷兴起,“”局面形成。(2)形成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高潮,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思维拓展】1.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战

3、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有哪些?背景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争霸战争的推动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的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代表利益新兴地主阶级指导思想法家思想措施一是变革旧的经济基础;二是改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和巩固统治需要的新制度影响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促进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壮大,加快了封建化进程【达标做题】1、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属于经济表现的是()①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②邯郸、宛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③人身依附关系的日趋弱化④奴隶社会被封建

4、社会取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3、陕西吴起镇因与改革家吴起相关而得名。吴起的改革措施中不包括()A.限制贵族的权力B.奖励军功C.强化世卿世禄制D.严禁私门请托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A.诸侯国的国君   B.新兴地主C.奴隶主贵族    D.士人知识点二、取信于民,立志改革1.必要性:秦国急需改变长期落后于东方各国的状况,实现富国强兵。2.可能性(1)秦献公变法①废除

5、用人的恶习。②迁都栎阳,并允许在国都内进行等。(2)秦孝公求贤:下达“”,吸引了各方有识之士。(3)商鞅:取信于民,立志变法①商鞅的变法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②鼓励的变法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③南门徙木,取信于民,树立威信。【达标做题】1、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这表明秦国具有的改革的有利条件包括()①秦国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②秦国拥有较多的贤能之人③秦国的国君热心变法④秦国尚武精神充斥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2、《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

6、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之一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遵循先代旧制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专制统治知识点三:强国之术1.变法的目的:实现富国强兵。2.中心措施:发展和厉行“法治”。3.变法内容(1)第一次(公元前356年)①实行、连坐制度,加强对居民的管理。②奖励耕织,重农

7、。③奖励,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2)第二次(公元前350年)①废,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度。②推广,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③统一,规定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推行“分异”令。【思维拓展】1、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作用政治方面 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新法的实施。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废分封制,推行县制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经济方面 奖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