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孟子》两章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 《孟子》两章1.下列加点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ē)B.米粟(sù)拂士(bì)曾益(zēng)C.拂乱(fú)孙叔敖(ào)亲戚(qīnqi)D.亲戚畔之(pàn)域民(yū)筋骨(jīngǔ)2.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B.得道者多助(道理)C.曾益其所不能(通“增”)D.委而去之(放弃)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4.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
2、法相同的一项是(D )A.以B.之C.于D.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2)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3、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参考答案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参考答案实行仁政的君王可以获得很多帮助,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会获得很少的帮助。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
4、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1)举:被选拔 (2)任:
5、责任,使命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参考答案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参考答案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 10.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参考答案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11.(2017·山东青岛中考模拟)我们日常读书、看报,有时会见到“子曰诗云”这样的字眼,其中“子”指孔子 ,“诗”指《诗经》 。 12.(2016·山
6、东临清单元检测)下面对《<孟子>两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两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B.两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平添了气势。此外,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配合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的。D.两文都是短小的议论
7、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13.(2016·北京海淀牛栏山一中模拟)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A )和(D )这两句。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导学号08704064(2017·山东新泰月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14~16题。(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8、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