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

ID:29048782

大小:3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后热点强化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8讲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可逆反应:A(s)+2B(g)2C(g) ΔH<0,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的是( B )①v正(B)=v逆(C) ②n(B)∶n(C)=1∶1 ③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④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⑤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②③④⑤    B.②③C.①③④D.全部[解析] ①二者化学计量数相同,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做标志;②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③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能做标志;④气体的总质量随着反应而改变,所以密度不变可做标志;⑤平均

2、相对分子质量=气体总质量/气体总物质的量,由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气体的总质量随时改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做标志。所以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数增加了C.分子间所有的碰撞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解析] A.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能适用于气体体系,且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A错误;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能够增大,B正确;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

3、碰撞,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C错误;D.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且改变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答案选B。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下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图Ⅰ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比乙的高B.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比乙的高C.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比乙的大D.图

4、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比甲使用的高[解析] 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NH3的含量降低,故该说法错误;B.温度高反应速率快,首先达到平衡,由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平衡时NH3的含量比低温时低,故甲的温度比乙的高,正确;C.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错误;D.不同催化剂催化反应不同,但是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催化效率越高,反应速率快,就先达到平衡,根据图像可知甲使

5、用的催化剂效率比乙使用的高,错误。4.相同温度下,容积均恒为2L的甲、乙、丙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7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SO2O2SO3Ar甲2100放出热量:Q1乙1.80.90.20放出热量:Q2=78.8kJ丙1.80.90.20.1放出热量:Q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Q1>Q3>Q2=78.8kJB.若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mol/(L·

6、min)C.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SO2的转化率将大于50%D.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K=2[解析] 乙、丙转化到左边,SO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与甲中SO2、O2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恒温恒容条件下,丙中Ar不影响平衡移动,故三者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A.由于平衡时二氧化硫物质的量相等,故参加反应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甲>乙=丙,故放出热量:Q1>Q3=Q2=78.8kJ,故A错误;B.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mol/(L·m

7、in),故B正确;C.乙中平衡时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1.8mol-0.8mol=1mol,甲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为2mol-1mol=1mol,甲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100%=5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将小于50%,故C错误;D.甲、乙、丙三容器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乙中平衡时放出热量为78.8kJ,由2SO2(g)+O2(g)2SO3(g) ΔH=-197kJ·mol-1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为2mol×=0.8mol,则二氧化硫浓度变化量为=0.4mol/L,SO2、O2、SO3的起始浓度

8、分别为=0.9mol/L、=0.45mol/L、=0.1mol/L,则:       2SO2(g)+O2(g)2SO3(g)起始(mol/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