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

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

ID:29009203

大小:7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_第1页
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_第2页
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_第3页
资源描述:

《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件编号YD-11-01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版次A页次第3页共3页编制部门实施日期2007年3月1日1目的为了在使出厂的产品不含有欧盟Rohs;Pahs标准规定的限用物质(包括客户提出的其他限用物质要求)制定本程序.按此管理程序监控产品的物料采购,生产,包装和储运等各环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及装配的各种产品,及随产品出厂的包装物料。3职责3.1产品开发部需了解限用物质的标准、测试方法.并编制限用物质过程控制的技术文件和各种控制指令。3.2配套部按限用物质技术文件和控制指令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管理.3.3品质管理

2、部按限用物质技术文件和控制指令的要求对料件和制造过程进行检查,并对各环节的控制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3.4生产车间按限用物质技术文件和控制指令的要求从事各项作业.4定义无5工作流程图负责单位重点说明相关表单针对不同物料发出限用物质控制指令通知供应商委外检测样件,出具检测合格的报告供应商签署限用物质的责任保证书有限用物质要求的料件应在采购订单上有标注收货,检验,入库开发部配套部开发部配套部配套部仓库,品质部控制指令包括国外标准的编辑和散发,过程控制技术文件的编制等.供应商必须出具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的样件合格报告.要求供应商按委

3、外检测合格样件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造该订单的零件.并在交货单据上注明.仓库不能把有标准格式的责任保证书采购订单文件编号YD-11-01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版次A页次第3页共3页编制部门实施日期2007年3月1日备料,向生产线送料仓库生产车间控制作业现场使用的辅料,工装器具是否有限用物质污染产品的危险生产车间品质部装配,包装生产车间品质部限用物质要求的料件与其他料件混放,检验合格的料件应在其包装箱或容器的醒目位置贴一绿色标贴有限用物质要求的料件与其他料件不要混放。把生产线周边相同料号的零件清理转移到别处。对油料,液体,与工件接

4、触的橡塑类器具也要进行限用物质的监控。客户出口前要更换包装的产品不需要控制包装物的限用物质,除非该包装物会污染产品。入库单入库零件检验单,检验作业指导书6.0限用物质监控的关键节点6.1开发部发布的限用物质控制指令应忠实执行国外颁布的标准,并要跟踪标准的更新和变化,以保证我们实施的技术要求与国外当前有效的标准一致.6.2因为不同的料件可能含有限用物质的种类不同,所以控制指令不能对各种料件一概而认,应按区别对待的原则提出控制指令,以免增加质量控制的成本.6.3开发,配套,品质等部门应共同参与对供应商的监控.以保证供应商在批量

5、生产时使用的原材料,辅料和工艺过程与认证合格样件的材料,辅料和工艺过程一致.6.4配套部应要求供应商将符合限用物质要求的料件分别包装,在包装箱上有相应的标志.料件入厂检验合格后由品检人员在此包装箱上贴上面积不小于4cm²的绿色标贴.该绿色标贴由品质部掌控,不能流失别处或叫他人代贴.文件编号YD-11-01产品限用物质管理程序版次A页次第3页共3页编制部门实施日期2007年3月1日6.5品检判断进货的料件是否符合限用物质指令的要求,可采用厂内自检,委外检测等方法.如检测结果与客户的测试结果不一致,应委托国家认可的机构再次检测

6、.6.6库管人员将有绿色标贴的物料放入货架或各场地时应让绿色标贴朝向醒目的方向.如某些供应商使用的是周转型包装箱,且在收货时就发现箱子上有上次贴的绿色标贴,库管人员应撕掉这些绿色标贴后才能报检,并报告配套主管,要求供应商交货时必须撕掉原有的绿色标贴.7.0装配过程对限用物质的控制7.1装配有限用物质要求的产品前应先做清线工作,把无绿色标贴的物料清理出现场.7.2当需要使用油料,液体,与工件接触的橡塑类器具的代用品前应预先通知开发,品质部门.确认此代用品不会污染产品时才能使用.7.3有限用物质要求的成品不能与其他成品混放.8

7、参考文件8.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7相关表单《采购订单》《检验作业指导书》《入库零件检验单》《入库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