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925976
大小:8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5
《七年级数学上册《平行》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5平行总课时:8课时第五课时,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它的画法,培养学生画图的基本技能.2.使学生理解平行公理及其推论.3.通过观察图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4.初步培养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行线的定义、画法以及平行公理和推论是重点,而推论的证明是难点.四、教学过程(一)、从旧的知识引入新的概念,给出平行线定义问:每人拿出两只笔表示直线,这两条直线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呢?请把你得到的结论用几何图形画出来.(如图2-40)问:这三种位置关系如果用两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来表示,分别是几个交点?(一个,没有、无数多个)对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以及
2、三条直线相交的情况都已进行过研究,下面就要开始研究两条直线没有交点的情况,这样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1.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请大家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实例.(铁路的两条铁轨、两条高压电线、马路的两边等)问:“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一句话是否正确?(或者问:去掉“在同一平面内”是否可以?)(举出异面直线的情况,房屋、长方体的棱都可以.)强调:对重合的两条直线只看作一条,因此得到以下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2.平行线的记法和画法.(1)记法:如图2-41(1),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也可
3、记作CD∥AB,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是相互的.(2)画法:工具: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或用两块三角板.(一块代替直尺)教师演示:并强调,①三角板要两贴紧,一斜边贴紧直线l,另一直角边贴紧直尺.②向下滑动,也可向上推动,都可以画出直线l的平行线,如图2-41(2).③如果将三角板换成两条直角边做两贴紧也能画出.如图2-41(3).④直尺不能动.⑤不能徒手画.⑥两条线段平行,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变式练习:做直线l的平行线(如图2-41(4))(二)、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平行公理1.实践活动(1)已知直线l,能作几条直线平行于l.(答:无数条)(2)P为直线l外一点,过P点能作几条直线平行于l?
4、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公理.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三)、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平行公理推论1.实践活动:如图2-41(5),已知直线l和直线外的点A,B,分别过A点和B点作l的平行线.当学生作出图2-41(5)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2.猜想:若AE∥l,BF∥l,则AE∥BF.3.分析证明: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有根据定义,即从正面证明它们不相交,但这很不容易,因此我们从反面思考这个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书中证明“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时的思考是一样的)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是平行就是相交.如果相交不成立
5、,那么它们就一定是平行了,因此我们只要否定相交就可以了.相交为什么不可能?假定AE与BF相交于P,P点既在AE上,又在BF上,因为AE∥l,BF∥l,所以过P点有两条直线与l平行,这样就与平行公理矛盾,所以AE与BF不能相交,只能平行.这样我们就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引导学生用文字叙述)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推论的实质:平行线具有传递性.练习:作图并填空.(1)作∠BAC=90°.(2)在∠BAC的一边AC上,依次截取AE=1厘米,EF=2厘米.(3)过E作EP∥AB,过F作FG∥AB.由作图填空.因为EP∥______,FG
6、∥______,(作图)所以______∥______.( )五、小结1.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本节课学了哪些具体内容和思维方法?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1)本节课学习了平行的概念和画法,平行公理和它的推论.(2)学习了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六、练习设计见书p.70,第1,2,3,4题.以下习题供参考选用.1.如图2-42,过△ABC的三个顶点A,B,C作对边的平行线AE,BF,CG,作出后再观察这三条边的平行线是否相交.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2)过直线l外一点有直线与l平行;(3)直线l平行于l1,则直线l1平行于直线l;
7、(4)如果三条直线a,b,c中a∥b,a∥c,则b与c的关系不能确定.3.任意画一个梯形ABCD,在它两腰分别找出中点M,N,连结MN,观察MN与两底的位置关系.4.任意画三角形ABC,找出AB,BC,AC三边的中点E,F,G,连结EF,FG,EG,观察它们与各边的关系.七、板书设计§4.5平行(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例1、例2(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八、布置作业:A组(优等生)课外题B组:书上题(口答)C组:书上题(口答),弄懂书中定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