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ID:28887978

大小:1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4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枣儿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 枣 儿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掀起(xiān)     雕塑(shù)肚兜(dōu)踌躇(chóuchú)B.竹匾(biǎn)骑跨(kuà)搀着(chān)翘首(qiào)C.掸去(dǎn)咀嚼(jiáo)搂住(lǒu)痒丝丝(yǎng)D.童谣(yáo)蓦然(mò)羡慕(mù)囫囵(húlún)2.选择正确的义项。(1)一B 枣树上结了数不完枣儿。(A.颗 B.棵) (2)老人将枣儿塞A 进孩子嘴里。(A.sāi B.sè)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那你急啥

2、,来——B.来呢,你的枣儿甜!C.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D.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导学号08704055(2017·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材料一 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字和说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特征是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表演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现在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曲种约三百多个,包括大鼓、相声、快板、二人转、双簧及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这些曲艺形式,深为人

3、们所喜闻乐见。一段好曲艺,可以引发人的联想。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所感受到的不只是作品主题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能联想到更为广泛的、观赏者所经历过的东西,有时这联想甚至是非常浪漫的。这联想的深浅是与作品的厚度、深度成正比例的。好的艺术品是有意境可寻的。要想使作品(表演)有意境的深度,就必须以少胜多,要用以一当十的艺术手段来处理,使欣赏者从你外在表现出的“一”立刻想到你外在暗示给观众的“十”来。这“十”是在创造过程中全部吸收进入的;而从“十”中凝聚出这个能代表“十”的“一”,这“一”可以起到“十”的作用。比如“一轮明

4、月照纱窗”,演员如果面向观众,用手比个大月亮,再用手指指窗户,那就太蠢了。而如果做一个抬眼望月的有深思激情的凝望,那就有了意境。这个意境化的动作就代替了包括推窗、举手、抬头、伤感或喜悦等多种动作,这就是以一当十和十中求一。曲艺的表演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准则来创造自己的表演动作。要达到有意境就必须使动作典型化。这里说的典型,就是别的动作几乎不能替代的。它是经过精选出来的、体现深刻内涵而表现到外在的最能集中说明感情内容的动作。因此,在曲艺表演动作中同样要反对杂、碎、乱,而要求准、精、深。杂碎乱的“杂”是动作多而

5、不清楚;“碎”是动作没有感情上的连贯性,不是经过内涵的酝酿而做出的动作,而是演员临时漫无目的指指戳戳,甚而把“十”都罗列性的表现出来,抛弃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法则;“乱”是干脆胡来,上蹦下跳,东窜西跑,手忙脚乱,眼耳口鼻好像在脸上赛跑似的。乱、杂、碎现象,是演员缺乏基本的艺术常识,又未经过严格的训练学习造成的。它既不能算作“创造”,也不感人。要体现出以一当十的艺术法则就必须在动作的准、精、深上下苦功夫。“准”是动作的目的性明确;“精”是在大量的可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的动作中选择出最准确而又最完美的动作。有时这动作仿

6、佛明灯,能放射出艺术的光华;“深”就是动作所体现内容的厚度不浅、不泛,而从动作中表现出某种内容需要的意境。只有这样才会使动作曲艺化。因为曲艺的表演是辅,所以更要求动作要以少胜多。动作绝不能多,多了就不成其艺术了。要追求“万绿丛中一点红”,而不能“满纸尽是殷红色,不知何处是牡丹”。这就是曲艺传统中所讲的“宁可不动,不能乱动,一动值千金”的体现。既然曲艺是以说唱为主的,表演是为了辅,就不能使众多的动作压倒了说唱的分量。材料二 大鼓,是中国曲艺的一个类别。一般由一个人自己鼓,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电视连续剧《四世同

7、堂》的序幕——《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一曲京韵大鼓的形式: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这段鼓词悠扬动听、声情激越,韵味浓厚、高亢悲壮,由七十多岁的驼派大鼓艺人骆玉笙先生演唱。使听众深深地领受了大鼓艺术的魅力。这种曲艺形式起源于清代的河北、山东、辽宁以及京、津等地。大鼓书迅速地流传到全国各地,由于演唱风格、伴奏乐器、语音唱腔各异,又分出很多流派。影响较大的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和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

8、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其唱腔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并有半说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韵白在演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所操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这一派的著名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