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课.doc

第三十二节课.doc

ID:28826570

大小:3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14

第三十二节课.doc_第1页
第三十二节课.doc_第2页
第三十二节课.doc_第3页
第三十二节课.doc_第4页
第三十二节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十二节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十二节课这节课是在晚上近11点时传讲。此时,上师刚开完会且没有吃饭,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学习进度,仍强忍着身体的饥饿、劳累与病痛,望大家珍惜!癸二(发愿成为利益之因)分二:一、总说;二、别说。子一、总说:愿彼缘我者,悉获众利益。将身体布施给所有的众生后,但愿缘于我的一切有情,都能获得各种利益。平时也应该这样想:我在发菩提心的时候,已经把身口意都布施给众生了,从此以后,任何一个众生,不管是未来过去现在,什么地方、什么种类,只要是看见我、听到我的声音、接触我的身体、心里观想我,乃至对我生起贪心、信心、嫉妒心,只要把我作为对境,愿他

2、们的今世来世,直至获得佛果之前都具有极大的利益。真正发了菩提心的高僧大德,在他们的发愿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内容。上师如意宝1987年去五台山,在六月初四——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日的那天,他老人家发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不偏袒任何有情,无论是对我起信心,还是起憎恨心,愿他们都获得利益而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每个人也应该这样发愿。在没有发菩提心之前,我们的心态经常是为了自己、为了亲戚朋友,但发了菩提心以后,自己的身口意、所作所为、言行举止都应该是为了利益众生。把我作为对境,不管是对我恭敬、供养、礼拜,还是用各种不恭敬的行为来对待我

3、,都愿这些行为成为他们的菩提之因。无论在什么地方,凡有众生看到我、听到我的声音,对我生起欢喜心,或者对我生起厌烦心,都愿他们离苦得乐,究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这就是我们发愿的总目标,大家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当然,坐在经堂的时候,你们可能会这样想,但出去以后接触众生时,能不能也这样想?大家应当观察一下。子二(别说)分二:一、回向意乐具义;二、回向行为具义。在总说中,我基本上也讲了:从行为上,不管众生对我有什么样的行为;从意乐上,不管别人对我是欢喜还是憎恨,都希望他们能得到利益。丑一、回向意乐具义: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

4、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凡是缘于我的众生,不管他们对我生嗔恨心还是生清净心,但愿时时刻刻都能成为他们获得利益之因。什么利益呢?暂时不堕恶趣,得到人天福报,究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在这个世间,真正具有菩提心的高僧大德或菩萨是非常多的,若对他们见闻、忆念、接触,众生都能得到利益。我们平时见到一些高僧大德时,如果他真正是诸佛菩萨的化现,那么见一见他、听一听他的声音,或者接触他,都能得到非常大的利益。即便对他产生不清净心或嗔恨心,也不会堕入恶趣,而会转生于善趣。《宝积经》中记载:“昔日有一位乐生菩萨相貌庄严,令人见而生喜。一次,他于舍卫

5、城化缘时,商主之女胜德母见到他后欲火中烧,以致于命绝身亡,死后转生于三十三天。当时成为天子的他回忆起前世,不禁暗想:奇哉!以贪心而视菩萨,竟然也能获得如此异熟果报,更何况说以信心目视、供养菩萨呢?于是他与五百天人眷属一起来到乐生菩萨前供养鲜花。”此公案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曾引用过。可见,纵然对菩萨生起憎恨心或贪心,也能成为利益之因,那么以信心来目视菩萨就更不用说了。《趋入定不定手印经》中云:“文殊,恒持菩提心。譬如,将十方世界中一切众生之双目挖出,有人将彼等复原,或者将关于漆黑监狱中之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释放,令彼等享受转轮王

6、或梵天之安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视大乘信解菩萨,且赞颂之,则福德胜过前者无数倍。”所以菩萨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对他生嗔恨心也好,嫉妒心也好,不管生什么样的心,由于菩萨猛烈的发愿力所致,不但你的果报不会严重,而且将来会获得无上的利益。在座的每一位道友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大家始终都应该想:我现在已经发了菩提心,从今以后,不管别人对我生嗔恨心、不清净心,还是清净心,都愿他们得到利益。菩提金刚对上师如意宝的授记中也说过:凡与他老人家结缘的人,均能往生极乐世界。作为后学者,我们心里也要有这种愿望,凡是与我结缘的众生,哪怕是用嗔恨心或

7、不恭敬的心来对待我,暂时可能他会感受一些痛苦,但最究竟来讲,因为跟我结上了缘,愿他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这样的发愿,对每个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来讲至关重要!丑二、回向行为具义(无论别人对我做出什么行为,均会得到利益):愿彼毁我者,及余害我者,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缘。不论任何众生直接或间接把我作为对境,背后恶语中伤、当面诋毁辱骂,或者通过其他的手段加害,用木棒击、用石头打,在他人面前挖苦讽刺,我发愿不但不会记恨报仇,反而愿他们生生世世具足菩提的殊胜缘分。佛经中也有这方面的教言,记得无著菩萨在《善说海》的结文中说:“无论于我贪或嗔,赞毁以

8、及作利害,愿凡见闻念我者,悉皆速得胜菩提。”意思就是说,无论对我摧毁也好,作害也好,或者生起嗔心、贪心,凡是以我为对境见闻接触的这些众生,愿他们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殊胜的菩提果位。华智仁波切亦有这样的愿词:只要听到我的善说、见到我、听到我的声音、忆念我、接触我、与我对话的所有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