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ID:28801060

大小:90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4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0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1.宋明理学(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3)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bbc(2015·10月,6)考查王阳明思想主张(2016·10月,6)考查王阳明思想主张4次2考2.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4)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bbc(2017·4月,6)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

2、的意义4次1考考点一 宋明理学[梳理·基础知识]一、(加试)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b+)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3.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要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4.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二、(加试)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c+)1.理学的概念: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

3、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2.成熟:南宋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3.发展: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的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1.北宋程颢、程颐及其思想主张(1)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2)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3)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2.南宋朱熹及其思想主张(1)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理

4、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所谓“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4)影响①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注为《四书》,成为理学的经典。②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史论要点]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体系,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5、,对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3.陆九渊与王守仁的思想主张代表主张影响陆九渊(南宋)(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2)主张“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3)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是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王守仁(明)(1)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2)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3)强调知行合一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心学的集大成者意义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6、已经完成[微点拨] “致良知”王守仁的思想核心,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加试)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出现的背景史料一 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史料二 (明)丁云鹏绘《三教图》[读史用史]史料一中“三教”指儒、佛、道三教;史料二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史料反映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

7、结合所学,概述这一趋势和理学形成有何联系?提示:①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推动唐宋儒学复兴运动兴起;②两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促使宋代理学形成。要点二 (加试)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史料一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朱熹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史料二[读史用史](1)史料一体现朱熹与王阳明穷理的途径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其“殊途同归”?提示:“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实质都是用儒家纲常伦理来

8、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以维护专制统治。(2)观察史料二图示,结合所学,简述“致良知”的提出对儒学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提示:“致良知”是王守仁的思想核心,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标志着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理学的成熟。[精练·选考题组]【例1】史料考查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