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

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

ID:28769196

大小: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4

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_第1页
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_第2页
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_第3页
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_第4页
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健康地城镇水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建设健康的城镇水环境,是我们在反思以往城镇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经验教训,推进节水型城镇建设和建立水务市场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水资源相对不足、生态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和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不足、水污染加剧和城镇水生态的日趋退化,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当前城镇水环境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城镇水务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城市供水设施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得到缓解,居民用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水安全保障机制

2、初步建立;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节水型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呈稳中有降趋势,用水结构正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用水效率不断提高,近5年来平均每年城市节水量约35亿立方米以上。2004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量3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十五”计划确定的“污水处理率达到45%”,“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00万立方米/日”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并形成了适合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机制的建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初步建立了市场准入

3、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城镇绿化面积逐年提高,自然水面减少的局面得到控制。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水务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转。一方面是水体污染依然十分严重。2004年有监测数据的745个水体断面中(其中河流断面489个,湖库点位256个),Ⅰ类占3.8%,Ⅱ类占16.9%,Ⅲ类占17.0%,Ⅳ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类占20.5%,Ⅴ类占13.6%,劣Ⅴ类占28.2%。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等。统计情况表明,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以上

4、水体断面仅占37.7%。另一方面是污水处理设施总量仍然不足。2004年底,全国建制市污水排放总量大约为356亿m3,污水处理率仅为45.7%,661个城市中还有297个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和绝大多数建制镇污水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不仅使地面水污染严重,而且还波及地下水资源。据环保部门对118个大中城市的调查,地下水严重污染的城市占64%,轻污染的占33%。此外,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益不佳。据我部2005年9月的统计,全国至少有40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因收集管网不配套、运行经费不到位等原因,运行负荷率不

5、足30%,30个城市的运行负荷率为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与此同时,污水处理的监管机制亟待建立。一些工业企业将超标污水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导致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二)城镇供水安全保障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水资源短缺与过量开发对城镇供水安全已构成潜在威胁;二是水源污染的加剧和供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使传统的水处理技术难以处理原水中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三是供排水企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增加了政府部门对城镇水业市场的监管难度;四是自建设施供水和二次供水管理薄弱,影响了供水安全;五是地下水长期超采,不仅造成了水位急骤

6、下降,水源枯竭,而且还造成了地面沉降,管网漏水率增加;六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导致对供水系统安全影响的可能性在加大,同时,随着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受水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任务将更加艰巨。近年以来,随着水源污染不断加重,供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据2004年10月建设部组织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情况来看,采集的634个水样中,全分析样品除公共供水合格率90.11%外,二次供水合格率80.83%,各类自建设施供水合格率只有45.12%。地下水长期超采,不仅造成了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源枯竭,而且还引发了地面沉降,管网漏失率

7、大幅提高。  (三)城镇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2004年全国总供水量和用水量为5548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1.2%,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5%,其他水源供水量占0.3%;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5%。按生活(单指居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划分,生活用水占8.0%,生产用水占90.5%,生态用水占1.5%。与2003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22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增加15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

8、加52亿立方米(其中火电用水增加4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20亿立方米。近年来,一方面城市缺水形势严峻,缺水性质从以工程型缺水为主向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