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

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

ID:28740337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3

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_第1页
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_第2页
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_第3页
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_第4页
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点亮学生心灵的一盏明灯——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贾凤姿教授最愚笨的教育是空洞的说教,最有效的教育是从心灵层面激发学生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贾凤姿上课从不看讲稿,也很少站在讲台上,一般都是站在学生座位的过道里边走边讲,她要每时每刻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互动。由于身体做过大手术,几乎没有右肺,不管是春夏秋冬,一堂课总是百分之百投入的她,常常大汗淋漓,两腮绯红。无论是炎热夏天里的第五、六节课,还是冬天里的第九、十节课,她的课堂上从没有人打瞌睡,也没有人溜号。即使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仍然不愿意进行转换,他们总是央求老师把这部分内容讲完。2007级自动化专业的陈亮同学就有这

2、样的感觉,贾老师的课他一次都没有缺,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他告诉记者:“她不是一下课就消失不见了的那种老师,不管我们有什么问题找到她,她总能给我们最热情的帮助。”一次,贾凤姿因为病重无法继续上课,学校就安排另一位优秀老师临时代课。结果,一大批贾凤姿的“粉丝”就集体不去上课,纷纷表示“就愿意听贾老师上的课”。直到贾凤姿跟他们深谈后,他们才愿意继续上课。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苑世强对贾凤姿这样评价:“她的课理论讲得透,直面现实,又充满时代感。用活生生的史料、大量鲜活的案例、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使‘一纲一本’相对枯燥的教材理论语言变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活生生的教学语言。”其实,贾凤

3、姿为了使自己的课常讲常新,可是费了一番工夫。她每天都关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动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无所不包,甚至常到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上去听课“偷艺”,不断地把一些新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在同行看来,她总是紧跟时代和青年学子思想的步伐,激发起学生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让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于霞印象深刻的是,现在贾凤姿虽是全校教学质量免检教师,但每次晚上有事打电话找贾老师,总得知她在忙着备课。“作为工作近30年的优秀教师,贾老师根本没必要每堂课都一遍遍地重新备课,然而她却把认真备好每堂课的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

4、于霞说。其实,了解贾凤姿的人都知道,她每次都把讲台当作舞台来“施展才艺”,你可以想见授课将是何等“迷人”!把每一堂课都视为自己精心编排的演出,你可以坚信她对课堂教学的崇高责任。最深情的引航人贾凤姿在一篇名为《如何做一名卓越大学教师的哲学思考》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最基本和最重的任务就是育人。教育的根本在于“育”,“育”的本质在于“化”,“化”的主要表现为“变”。因而,教育的本质乃是引起受教育者人格塑造及心性灵魂等方面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转变。一名合格的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要成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路

5、人。而贾凤姿,正是这样一位引路人,她大教无痕,一次次为青年学子们的人生航程进行深情地引领,照亮了一茬茬大学生的理想之路。年轻时,经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贾凤姿,通过自学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命运。酷爱古今中外哲学的贾凤姿,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再到多年在社会实践中的不断验证,发现这一哲学方法论“最好用”。于是,贾凤姿怀着对马克思主义忠诚的信仰和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热爱,选择了站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三尺讲台上。学生们都说:贾凤姿老师是用科学方法论培育人。1992级学生耿玉昌,曾经生活态度特别消极,并且在校期间一度产生了要遁世出家的念头。贾凤姿老师发现这种苗头后,每次课间都要与他谈上几句。

6、为了让他深刻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贾凤姿从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个人发展等方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又鼓励他给同学们讲授“人的价值和本质”这一章课程。耿玉昌同学通过认真地备课和深入地思考,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不仅打消了消极的念头,而且还提高了他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积极性,由此爱上了这门课。这,仅仅是贾凤姿实践“先育人,再教书”理念的一个缩影。贾凤姿的家庭条件可以说非常优越。虽然她的家搬了几次,但一块粗糙的绣着“翰墨奇香”的牌匾却一直跟随着她。每次谈起这块匾,贾老师总是高兴地说:“当了一辈子老师,有这块匾就足够了。”1990级学生刘

7、志强来自湖北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加上他本人比较矮小、性格内向,自卑的阴影开始愈加浓暗,上课时他总是坐在一个角落里,目光呆滞。贾凤姿注意到了他,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时间、空间客观性问题时,她有意重点讲述了“空间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科学观点。一边讲,她一边用哲理和事例“点醒”刘志强——人的身高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评价一个人不能从身高出发,选对象也不能以身高为标准,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