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25655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3
《当前我国失信现象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剖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前我国失信现象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剖析朱庆文屠红梅当前,我国社会失信现象较为普遍,失信程序较为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小农意识"、宗族文化、传统道德等文化因素,又有政治、经济及企业自身等历史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府信用示范作用不强、推动力不足,信用法制(包括惩治)不完善,诚信教育不力等因素是直接的现实根源。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凸显等发展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信用缺失的文化因素一个民族的信用观与民族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中国社会的“小农意识”、宗族文化、缺乏法治精神的传统道德观对现代信用
2、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1.信用缺失的“小农意识”因素:囿于乡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缺乏信用因子。中国具有漫长的农业社会,人们长期生活在围绕土地形成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小家最终构成国家的社会结构之中。在长期这样的以家为中心的传统社会里,人们囿于土地、囿于家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养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这种“自给自足生活”很少与外打交道,也自然更少与诚信有关联。2.信用缺失的宗族文化因素:宗族文化压抑了个性的成长,造成个性盲从,个体无信用可守。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家庭的放大就是宗族,宗
3、族的放大就是国家。这种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员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家长,家族成员还是片面地依赖并服从族长,而广大臣民也是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国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就其实质而言,呈现出一种整体扼杀组成整体的个体个性的现象。并且,它强调的个体服从整体,并不是服从自我,而是服从他人,服从是以奉献或者说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宗族文化环境成长的人群中,个体只有服从意识,没有信用意识。不论宗族是否守信,所有的个体都得服从。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中,个体的意志根本不能体现,更不用说个体信用的意识表达。3.信用缺失的传统道德因素:缺乏法治精神的传统道德观在利
4、益冲击下显得无所适从。我国传统道德观中人们所讲求的诚实信用并没有受到成文典章律法的约束,因而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受道德的教化和宗法力量的约束,而缺乏法治精神的自我履约和自我约束的前提是重复博弈以及由此派生的声誉机制。特别是传统社会里,传统道德的基础就是世代为邻的“熟人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在浙江这样一个大量私营企业的省份里,国有、集体、个私企业风起云涌,同时,人群的流动性前所未有,很多市场交易、人与人的交往都自然而然地都具有一次性特征,“熟人环境”彻底被打破。在只有一次性的博弈中,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没有信守承诺的激励,都会追
5、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一次性交易双方也就很难、也没有必要建立起声誉,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约束的“熟人环境”发生了变化,道德约束也就苍白无力了。(二)信用缺失的历史因素任何社会现象都有他一定的历史渊源。我国社会失信现象的存在,也同样有着政治、经济及企业自身发展历史因素。1.信用缺失的社会政治因素:农业社会形态、计划经济体制、社会政治动乱等给诚信建设带来了根本性的制约。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现在社会成员大部分是来自传统的农业社会或成长于农业社
6、会环境中,在这样的一个传统农业社会里,人的流动是十分有限的,甚至人的一生也就“生于斯”、“长于斯”、“老死于斯”,因此,中国传统的信用,也是人们思想中的经验性的积淀,或“熟人环境”的制约,也仅仅表现为人的自我约束,没有法制方面的规约。在传统的“熟人社会”里,不仅人们的生活圈子狭小,交往频繁,彼此熟知,彼此间的信息是对称的,而且伦理规范也已经习俗化和生活化。社会信用度很高,人们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是,当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单位走向市场,从家庭走向社区,在我们变得越来越现代的同时,精神却变得越来越贫乏。传统文化的断层导致了人们普
7、遍性的存在孤独,加上制度承诺的乏力,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不信任。社会信用赖以生成和维系的人格认同、社会认同与文化认同的道德基础不见了。尤其对西方契约信用的盲目追求,使信用理念从传统意义上的一种社会美德,变成了纯粹的经济手段。其次在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后,由于实行严厉的计划经济体制,诚信变得不再重要起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完全由政府包揽,个人和企业都是政府大棋盘上的一粒粒棋子,只有服从,没有什么主体意志,而民间只存在简单的交易行为,它在经济生活中的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已变得微不足道。再次十年
8、动乱对人们信仰的摧残,也是导致改革开放后脆弱的诚信理念濒临崩溃的决定性因素。动乱造成的信仰缺失,使公众无所适从;从长期的禁锢下走出的人们,面对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也感到一种盲然无措。在这思想的荒漠上,劣质的种子正好得以生长。2.信用缺失的经济制度因素: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转轨制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