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的公司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地博弈分析报告材料和对策

上市的公司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地博弈分析报告材料和对策

ID:28703316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3

上市的公司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地博弈分析报告材料和对策_第1页
上市的公司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地博弈分析报告材料和对策_第2页
上市的公司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地博弈分析报告材料和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市的公司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地博弈分析报告材料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和对策----------------------------------------------------------------------------------------------------------------------编辑整理:转账支票填写编辑:aiyimingba文章来源:新浪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我国股票市场十多年来发展的实践证明: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化企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股市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诸如法律法规不

2、健全、上市公司质量低劣等,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种种违规现象,频频的虚假信息报告更让人触目惊心。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优劣决定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前景。然而,自1990及1991年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相继成立至今,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频频曝光。从90年代初到现在,已有诸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等国内上市公司的虚假招股说明、虚假报表、虚假配股报告等。广大投资者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看着上市公司如期公布的季报、年报及公司通告,不知多少信息是可信的,而根据这些会计信息所作的统

3、计分析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人们对上市公司的信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一方面涉及造假的上市公司一旦被揭露,不仅其股价一落千丈,还被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仍有“顶风作案”、冒险作假的上市公司不时出现。究竟是什么动因促使上市公司玩着这种“游戏”呢?让我们用博弈的理论和方法来作一分析。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1.博弈的基本理论。博弈论(game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简单地说,一个主体(个人或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影响,而且又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因而,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在博弈

4、论里,个人的最优选择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由于博弈论和经济学研究模式的一致性,即强调个人理性,也就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因此,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有着最广泛最成功的应用。在博弈论中,我们将参与人、行动、结果等称为博弈规则。参与人(局中人)指的是博弈中以选择最大化为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个人、企业);行动是参与人的决策变量;结果是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规则决定均衡,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行动的组合。  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中的参与人。参与人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的个体。上市公司是会计

5、信息的揭示者,和其他参与人相比有着独特的信息优势,为了考虑自身的利益,其信息披露的质量总是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及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宏观管理及监管:一方面政府调控着国民经济及社会经济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也关注着国家税收,以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投资者所关心的是向谁投资、投资多少,以及所投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回报。债权人(银行)关注的是能否按期收回贷款,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评价公司的的信用状况。在上述博弈各方中,都会根据“效用最大化”或“利益最大化”来选择自己的行动。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1)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随着我国证监会工作的不断完善,政

6、府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和措施,但也不乏疏漏之处。有些上市公司抱着侥幸心理,偷偷作假。下面,构造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两个参与人的对策模型。上市公司有两种选择策略:信息真实和信息不真实。监管部门也有两种选择:检查与不检查。两者博弈过程可用下表表示:  ┏━━━━━━━━┳━━━━━━━━━━━━┓  ┃        ┃  监管部门      ┃  ┃        ┣━━━━━┳━━━━━━┫  ┃        ┃  检查 ┃  不检查 ┃  ┣━━━┳━━━━╋━━━━━╋━━━━━━┫  ┃上市 ┃真实  ┃  0,C ┃  0,0  ┃  ┃   ┣━━━━╋━━━━

7、━╋━━━━━━┫  ┃公司 ┃不真实 ┃  R-L,C┃  R,0  ┃  ┗━━━┻━━━━┻━━━━━┻━━━━━━┛  表格中单元格的前一个数据为上市公司的假定收益,后一个数据为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若C为监管部门的成本,R为不真实信息所带来的收益,L为不真实信息应承担的处罚。若监管部门检查的概率为p,不检查的概率则为1-p。则我们可以得到上市公司信息真实和信息不真实的期望收益。  信息真实的期望收益=0×p+O×(1-p)=0  信息不真实的期望收益=(R-L)×p+R×(1-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